肉夾馍是古漢語"肉夾于馍"的簡稱,中國陝西省傳統特色食物之一。2016年1月,肉夾馍入選陝西省第5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陝西地區有使用白吉馍的"臘汁肉夾馍"、寶雞西府的肉臊子夾馍(肉臊子中放食醋)、潼關的潼關肉夾馍(與白吉馍不同,其馍外觀焦黃,條紋清晰,内部呈層狀,餅體發脹,皮酥裡嫩,火功到家,食用時溫度以燙手為佳,且老潼關肉夾馍是熱馍夾涼肉,餅酥肉香,爽而不膩。肉夾馍是陝西著名小吃。
文名:Chinese hamburger(中國漢堡) "夾"字念第一聲。"肉夾馍"的叫法是古漢語的省略句式,其意為"肉夾于馍"。外地人首次聽說肉夾馍,都認為是病句,這是與古漢語有關,肉夾馍,其實是"肉夾于馍"。老百姓無需文绉绉地講之乎者也,加上陝西人性急,直爽,省去"于"字,喊起來便當些,就像吃面不嚼一樣,有快就有慢,就像聞名天下的羊肉泡馍,吃時就不能着急,掰馍時正是與朋友叙舊聊天的機會。把馍(燒餅)掰開加食材的吃法,就叫夾馍。夾肉的叫肉夾馍,夾菜的叫菜夾馍,還有大油夾馍、辣子夾馍等。
肉夾馍,實際是兩種食物的絕妙組合:臘汁肉,白吉馍。肉夾馍合臘汁肉、白吉馍為一體,互為烘托,将各自滋味發揮到極緻。馍酥肉香,肥而不膩,回味無窮。臘汁肉曆史悠久,聞名中國,配上白吉馍,有着中式漢堡的美譽,揚名中外,深受人們喜愛。臘汁肉夾馍由三十多種調料精心配制而成,由于選料精細,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陳年老湯,因此所制的臘汁肉與衆不同,具有色澤紅潤,氣味芬芳,肉質軟糯,糜而不爛,濃郁醇香的獨特風味。
另一種說法是以前人們叫"肉夾馍"為"馍夾肉",方言聽起來像"沒夾肉",沒夾肉怎麼辦?就一心急,叫成了"肉夾馍",聽起來也好多了。還有一種說法是,"肉夾馍"正确的叫法應為馍夾肉,但是"肉夾馍"這一錯誤的叫法為何流傳開來呢?究其深意是人們最初為了突出臘汁肉味香色濃,故把肉放在了前邊,把馍放在了後邊,久而久之相沿成習,"肉夾馍"的稱法約定成俗在民間流傳開來。肉夾馍合臘汁肉,白吉餅為一體,互為烘托,将各自滋味發揮到極緻。馍酥肉香,回味無窮,為老陝鐘愛。身居長安,随處可見,不覺其可貴;人在異鄉,最勾魂的卻是這滿口留香的肉夾馍。
白吉馍源自鹹陽。是用上好面粉揉制後做成餅形,置鐵铛闆上略烤成型,放入爐膛側立,上下隔着鐵铛闆的炭火烘烤,稍頃翻面,雙面松脆微黃即可。外脆裡嫩是難得的境界。上品白吉馍揉制充分,火候恰到好處。制好的白吉馍形似"鐵圈虎背菊花心",皮薄松脆,内心軟綿。可單獨食用,配臘汁肉同食味道更佳。
食臘汁肉單吃可,下酒佐飯亦可,還有用其拌面的,西安另一道著名小吃"臘汁肉揪面片"就如此。然而真正欲領略其風味,最好配剛出爐的熱白吉馍夾着吃,這便是所謂"肉夾馍"。關中産面,關中人也善于食面,這白吉馍是用半發開的面,團捏成餅,在火爐裡烤熟的。因制餅時用了特殊的手法,用刀輕輕劃開,其内部竟天然地一分為二,隻需把臘汁肉切碎了向裡填充就行了。現在的城鎮人最不喜歡吃肥肉,但此肉肥而不膩,瘦則無渣,深為食者所好。肉夾馍之用肉亦有三種,純瘦,肥瘦,肥皮。賣家隻需看你點名要哪一種,就知道你吃肉夾馍的曆史和道行。一般的年輕人,以直提纖瘦身的女子居多,喜歡吃純瘦;有些個食馍年頭的,要肥瘦,這東西要肥瘦均勻才香;骨灰級食客,是要吃肥皮的,顧名思義,就是肉皮和它下面的少許脂肪,肥而不膩,膠糯香滑,是臘汁肉中的精品。
肉夾馍遍及西安大街小巷。咬一口外皮松脆,其内綿軟的白吉馍。滿嘴香醇可口的臘汁肉和白吉馍的誘人味道,不由你不滿口生津,真是人生一樂。經常見食客吃肉夾馍時,豎持而食,淋漓滿手,實在可惜噴香的肉汁。正宗吃肉夾馍的姿勢為水平持馍,從兩側咬起。水平持馍,可以使臘汁肉肉汁充分浸入馍中,不緻流出;如從白吉馍中間咬起,臘汁肉會從兩側擠出。陝西有個詞叫"紮勢",有故作姿态的意味。中國是茶葉故鄉,國人喜飲當年新鮮綠茶,香氣芬芳,清新宜人;東洋人喝半發酵的烏龍茶,因為稀罕,發明了裝腔作勢的茶道;西洋人路途遙遠,隻有消受發酵的紅茶,還要加檸檬汁、方糖、視若享受。在老陝的眼裡,這是"紮勢",還是"本地狗紮個狼狗勢(東施效颦之意)"。吃肉夾馍有點必要的講究,不是"紮勢",是正确享受這一美味。每到一地,初涉新奇事物,當入鄉随俗,留意請教。這樣不僅增長閱曆,更可體驗地方風土人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