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四個字

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四個字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5 03:47:35

形容詞和名詞是兩類不同的詞:形容詞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狀、性質或動作、行為發展變化的狀态的;名詞,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稱的。形容詞一旦活用為名詞,就不再表示事物的某種性質狀态,而是臨時表示具有這種性質狀态的人或事物。它和動詞活用為名詞一樣,一般在句子裡充當主語或賓語翻譯時一般要補出中心詞(名詞),且以這個形容詞作定語。在下列五個條件下,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一)形容詞處于主語的位置,必活用為名詞,因為形容詞不能充當主語例如:

(1)春冬之時,則素綠潭,回倒影。(郦道元《三峽》)——在春冬季節,雪白的激流,碧綠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種景物的影子。

(2)是故益聖,益愚。(韓愈《師說》)——因此聖人更加聖明,愚人更加愚昧。(前一個“聖”、“愚”處于主語的位置,用作名詞。)

(3)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屈原列傳》)——邪惡的小人危害了公正無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朝廷容納。(形容詞“公”用在動詞“害”之後作賓語,活用為名詞)

(4)必能使行(háng)陣和睦,優劣得所。(諸葛亮《出師表》)——一定能使軍隊内部和諧融洽,好的差的都各得其所。(形容詞“優劣”既作“得所”的主語又作動詞“使”的賓語)

(5),吾未見其明也。(韓愈《師說》)——小的方面(句讀)要學習大的方面(疑惑)卻放棄,我看不出他們的高明之處。(形容詞“小”“大”在句中分别充當“學”和“遺”的主語,活用為名詞。形容詞“明”用在代詞“其”的後面,受定語限制,活用為名詞)

(6)木直中(zhòng)繩,輮(róu)以為輪,其曲中(zhòng)規。(《荀子·勸學》)——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線,用火烘烤,使它彎曲,把它做成車輪,它的圓度合符圓規的要求。(輮,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彎曲。)

(二)形容詞充當動詞的賓語,必活用為名詞,因為形容詞一般用作定語、狀語,不能用作賓語,賓語往往由名詞、代詞充當例如:

(1),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可以憑借(這一點)當老師了。(可以:可以憑借。“可以”後省略了“之”。)

(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諸葛亮《誡子書》)——不内心恬淡就沒有辦法明确志向,不内心甯靜就沒有辦法達到遠大目标。(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無以,固定結構,沒有什麼可以拿來,沒辦法,無法。明,形作動,明确、堅定;或形使動,使······明确。)

(3)吾與汝畢力(《列子·愚公移山》)——我和你們用盡全力鏟除(這兩座)險峻的大山。(畢,形作動,用盡)

(4)《齊諧》者,者也。(《莊子·北冥有魚》——《齊諧》是一部記載怪異事物的書。(“者……,……也”,判斷句标志)

(5)(yǔ),講信修睦。(《禮記·大道之行也》)——(人們)選拔推舉品德高尚、才幹出衆的人,(人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的氣氛。(賢,與:同“舉”。修:培養)

(6)使有所終,有所用,有所長。(《禮記·大道之行也》)——老年人能有終老的保障,中年人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為社會效力,年幼的孩子可以健康地成長。(“壯”“幼”前省略動詞“使”。)

(7)寓逆旅,主人日再食,鮮肥滋味之享。(宋濂《送東陽馬生序》)——(我)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給兩頓飯,沒有新鮮肥美的食物可以享受。

(8)将軍身(pī),伐無道,誅暴秦。(司馬遷《陳涉世家》)——将軍親自穿堅固的戰甲銳利的兵器,讨伐無道的昏君,誅滅暴虐的秦王。(被,同“披”,穿)

(9)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驽鈍,攘除奸兇,興複漢室,還于舊都。諸葛亮《出師表》)——應當鼓勵和率領三軍,向北平定中原,希望竭盡我平庸的才能,鏟除奸邪兇惡的敵人,振興恢複漢朝的基業,返還舊日的都城(獎,鼓勵。北,方位名詞作狀語。庶,表示期望。驽鈍,比喻才能平庸,這是諸葛亮自謙的話。)

(10)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諸葛亮《出師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都忠良誠實的人。(“此皆良實”,判斷句)

(11)師者,所以傳道、授業、也。(韓愈《師說》)——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所以,用來······的。受:通“授”。“·····者,······也”,判斷句的标志。)

(12)聖人之所以,愚人之所以,其皆出于此乎?(韓愈《師說》)——聖人能成為聖人,愚人卻成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于這樣吧!

(13)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莊子·逍遙遊)——到郊野去的人,隻需一日之糧就可以往返,(回來時)肚子還是飽飽的。(适:動詞,往。莽蒼:郊野景象。此處指近郊。三餐:三頓飯,指一天。反:通“返”,返回。果然;很飽的樣子。)

(14)凡故老(李密《陳情表》)凡是年老而有功德的舊臣(在,動詞,在于)

(三)形容詞充當介詞的賓語,必活用為名詞。因為形容詞不能作介詞賓語。例如:

(1)(wèi)肥甘不足于口,輕暖不足于體與?(《孟子·齊桓晉文之事》)——為了好吃的東西不夠吃嗎?輕暖的衣服不夠穿嗎?(形容詞“肥甘”“輕暖”又分别作“不足于口”“不足于體”的主語)

(2)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谀(yǘ)。(韓愈《師說》)——(地位低的人為師,就感到羞恥;(官位高的人為師,就覺得近于奉承。(形容詞“卑”“盛”作省略了介詞“以”的賓語。羞,意動用法,以······為羞。)

(四)形容詞受定語限制,必活用為名詞,因為定語隻修飾限制名詞。因此,這個形容詞前常有代詞“”或結構助詞“”或數詞作定語标志例如:

(1)擇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選擇他的優點向他學習,(發現自己也存在)他的缺點就改正。(從,跟從。前一個“之”,指代“善者”,好的方面,優點;後一個“之”指代“不善者”,缺點。)

(2)自康樂以來,未複有能與(yù)者。(陶弘景《答謝中書》)——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能夠欣賞這種绮麗的景色的人了。(與,參與,文中有“欣賞”“領悟”的意思。)

(3)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也。(《禮記·雖有嘉肴》)——雖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雖,雖然,即使。)

(4)蚓無爪牙筋骨(《荀子·勸學》)——蚯蚓沒有銳利的爪牙強壯的筋骨。(利,指銳利的器官;強,指強健的肢體。)

(5)賓客盡東南(王勃《滕王閣序》)——賓客和主人都是東南地區的傑出人才

(6)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燭之武退秦師》)——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作為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秦國的使者往來經過,(鄭國可以)供給他們缺少的東西,這對您并沒有害處。(形容詞“乏困”活用為名詞:①充當動詞“共(同“供”,供給)”的賓語;②用在代詞“其”的後面,受定語限制。動詞“害”,緊跟在“所”後面,活用為名詞。行李,出使的人,使者。)

(7)秦孝公據崤函。(賈誼《過秦論》)——秦孝公占據着崤山和函谷關的險固地勢。

(8)願陛下矜憫誠,聽臣微志。(李密《陳情表》)——希望陛下憐憫我愚拙的誠心,成全我微薄的心願。(形容詞“誠”受定語“愚”限制,活用為名詞。)

(9)美具,難并。(《滕王閣序》)——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件好事同時具備;聖主、嘉賓,兩種難得的人歡聚一堂。(也可以說形容詞“美”“難”充當主語,活用為名詞)

(10)百花長而各去短。(〈芙蕖〉)——(荷花)兼有各種花卉長處,卻沒有各種花卉短處。(也可以說,“長”“短”充當動詞“兼”的賓語,活用為名詞)

(五)形容詞和介詞“”組成介詞結構,活用為名詞。因為介詞“于”一般隻與後面的名詞或者名詞短語組成介詞結構。

(1)或脫身而逃,不能容遠近。(張溥《五人墓碑記》)——有的人脫身而逃,不能遠近的人收留。

(2)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險遠。(王安石《遊褒禅山記》)——然而世上的奇特雄偉、瑰麗怪異、不同尋常的景象,常常就險要僻遠的地方

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四個字(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的條件及翻譯)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