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香車,光華流轉;玉液佳釀,口齒生香;歌舞喧阗,笙箫不絕……
這個朝代的文學作品,以詩傲然立于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學之林中。有恬适如畫的田園小調,也磅礴凄寒的邊塞風光;有歌功頌德的尊頌之詞,也有暗流湧動的勸慰之意。
這個朝代的人,或寄情山水,做一隻閑雲野鶴;或遨遊天外,揮灑不羁的人格;或回歸心靈,開拓精神之力;或立足現實,極盡憂國憂民之思。這就是唐朝。
今天仍被我們現代人滔滔不絕稱贊的,就是唐朝繁榮的經濟,開明的政治,發達的文化,以及頻繁的外交。其中,唐朝人民積極自信,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也是這個朝代令人向往的重要原因。
唐朝最繁盛的時代我們稱之為盛唐,指永徽之治到安史之亂爆發前這一時期。安史之亂後,唐朝便漸漸衰落下去了。此後唐王朝在風雨飄搖中度過了一百多年,後經“白馬驿之禍”,唐朝滅亡。
可以說,“安史之亂”是唐王朝衰落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安史之亂”的兩個主導人物––安祿山與史思明。安祿山的名氣比史思明更大,但是史思明的謀略、才能并不亞于安祿山。明朝“後七子”代表人物王世貞評價他,史思明亦悍胡也,其才力遠出于祿山上。
朝為逃債郎,暮登天子堂;一朝風雲變,搖身成燕王史思明是突厥人,他能入朝為官,全憑在一場意外中自己卓越的随即應變的能力。當時,他因為欠了官債,逃亡到了奚族地區。排外的奚族本想将他殺死,但他謊稱自己是大唐的使者,奚王不但沒殺他,反而以貴賓的禮節招待他。
随後,史思明又帶領奚族人去朝拜大唐皇帝。他使用反間計殺了奚族人,并将奚族人的猛将帶回去面見唐玄宗。唐玄宗非常賞識他,給他賜了名字封了官,從此,他在京中占領了一席之地。
史思明與安祿山是同鄉,二人一直保持良好的關系。随着唐王朝政治日益腐敗,史思明與安祿山起了取代之心。他們假借讨伐楊國忠之名起兵,一路南下,所到之處,山河破碎,血流成河,唐王朝籠罩在一片烏雲之中。
這段時間,史思明一直在輔助安祿山。直到公元757年,安祿山被兒子殺死,史思明分析了局勢,決定自立為王。當時他在範陽駐兵,範陽集結了安祿山所有财産,史思明自立之心更甚。
當時唐朝正在勸降叛軍,史思明将計就計,他獻出投降書,留守範陽,并殺害安祿山之子安慶緒來表忠心。史思明表面歸順,私下卻小動作不斷。唐肅宗派人“策反”,這一下惹怒了史思明。
史思明怒殺策反者及其部下,撕毀歸降書,重新反叛。
史思明是個有謀略的人,但是他脾氣暴躁,容易沖動,一發起火來誰都勸不住。性格多疑,不信任下屬,這會讓下屬沒有安全感。如當下屬勸他,不要重新反叛重走老路的時候,他一氣之下,用棍子打破了這個跟随自己多年的老軍師。
他這樣做,不但寒了老軍師的心,也寒了所有下屬的心。他這樣的行為讓哪個下屬還敢出言獻策能。其實曆史上的左思明有點像《三國演義》中曹操的“奸雄”形象。
暴虐失人心,衆人皆叛離;大業差一線,死于親子手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與父親個性截然不同。史思明做事雷厲風行,史朝義卻為人謙恭,他磨磨唧唧的性子史思明怎麼也看不慣,史思明更偏愛小兒子史朝清。史朝義更得軍心,史思明早有殺義立清之心。
史朝義遭阻,節節敗退,本就處在困窘之中的史思明愈加生氣,更加斷定史朝義難成大器,并揚言要殺他以立君威。又命史朝義一天之内修好用于屯糧的三角城,史朝義完不成任務,史思明又大罵,等他拿下陝州,就要斬了這家賊。這才逼得史朝義不得不先下手為強。
史思明還是靠着自己随即應變的能力多活了幾天,但是他太不得軍心。軍中将士怕計劃有變,軍心不齊,最後,還是動手勒死了史思明。史思明的結局令人唏噓,大丈夫不是死在浴血的戰場上,竟死于家族内鬥,他與安祿山這對兄弟,倒也是“殊途同歸”。
“安史之亂”引發的近十年的戰亂,把先人創下的盛世弄得一片狼藉,後百年間,國家沉寂,再不複盛唐景象。
人們原來那種積極昂揚的心态也再不複存在,轉而去探求人的心靈世界,這個時候就出現了像李商隐這樣的詩人,整個王朝呈現出的是含蓄的灰心喪氣。
史思明的第二次反叛并不能算得上多麼成功,但是他的鐵蹄踏過之處,這片國土便是血色。史思明完全可稱“蠻夷”,他攻破一座城,等待這座城的就是燒殺搶掠,血流成河。這樣的人的确将會毀滅一個王朝。
結語一個王朝的輝煌需要幾代人的經營,但一個王朝的破碎就在頃刻之間。“安史之亂”對人們的傷害是巨大的。在戰争中,數不清的百姓流離失所,那個時候的人們才真正不知道還有沒有明天。
我國偉大的詩人杜甫在他的詩歌中記錄下了“安史之亂”的真實狀況。一首《春望》,破碎的山河讀來讓人觸目驚心,價值千金的家書更使人心酸。“三吏”“三别”中那一幕幕景象都令人垂淚。
史思明推翻一個王朝的可怕之處不在于一個王朝的更新換代,而在于一個暴戾君主的統治。當然一個能建立王朝的人也絕不是像史思明這樣的,最後他失去人心,死于骨肉之手,也是他平時為人處事的方式留下的禍患。
時勢造英雄,一個英雄人物的誕生也必有多方因素的影響。
史思明的确有處變不驚,靈活觀察局勢的能力,但同時,他的出身和經曆又束縛了他。他渴望錢财,枉顧人命,不懂約束下屬,忽略人言可畏,或許他的确能把一個王朝攪得天翻地覆,但他注定隻能是個脾氣暴躁的将軍,而成為不了一代賢明的君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