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河健康報
大河健康報記者 梁露露
日前,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為鄭州地鐵集團分批捐贈安裝401台“應急救護一體機”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據悉,首批276台一體機已安裝完畢,實現既有運營車站站廳、站台層全覆蓋。其餘一體機将在後續新線路開通後逐步配制,确保2023年年底前開通運營線路所有車站站廳、站台層實現全覆蓋。
“應急救護一體機”目前的安裝情況如何?具體如何使用?大河健康報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3月21日,大河健康報記者在鄭州地鐵2号線南五裡堡站乘車時,發現站廳層已安裝“應急救護一體機”。記者看到,“應急救護一體機”分為上下兩層,上面一層放置的是急救包,裡面配備有酒精、碘伏、繃帶等常規急救物品;下層是被稱為“保命神器”的AED心髒除顫儀。
記者走訪發現,鄭州地鐵2号線多個站點已安裝“應急救護一體機”。
“首批276台AED入駐鄭州地鐵”的消息發出後,不少鄭州網友紛紛在微博留言點贊:“AED真的是救命神器!”“期待已久,鄭州終于有了AED!”
AED是幹啥的?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長翟佳介紹,AED全稱為自動體外心髒除顫器,是一種便攜式、易于操作的心髒急救設備,可以在患者心髒驟停的第一時間給予電擊除顫以恢複心跳,是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用于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醫療設備。
醫院外猝死救治成功率僅有1%左右2021年6月13日,歐洲杯小組賽丹麥與芬蘭之戰上半場進行到第43分鐘時,丹麥球星埃裡克森在無身體接觸時突然倒地。鏡頭拍到他在倒地的一瞬間似乎翻了白眼,失去意識。
随後,現場醫護人員趕到埃裡克森身旁對其進行緊急心肺複蘇,并使用AED心髒除顫儀進行除顫,埃裡克森逐漸恢複意識。
并不是所有猝死患者都能像埃裡克森這麼幸運。根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布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猝死人數高達55萬,而醫院外發生猝死的救治成功率僅有1%左右。
猝死是指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一旦發生心髒驟停,黃金搶救時間隻有4分鐘。
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健康領域話題一直備受關注。據中國新聞網報道,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醫院心内科主任醫師楊傑孚表示,如今猝死的發生正在年輕化,AED的推廣普及十分必要。我國很多大城市在很多公共場所都已配備AED,但許多人不了解也不知道怎麼操作,要讓普通民衆會用、敢用。
事實上,在2021年的全國兩會上,楊傑孚就曾提出“關于出台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國家标準提升我國心血管急救能力”的建議。他還強調,在立法層面,要建立健全法律保障,解決老百姓擔憂的“施救會擔責”問題。
“猝死若發生在院外,搶救成功率非常低。事實上,大多數心髒驟停都發生在院外,現場的第一目擊者不是醫務人員,通常是家屬、同事,甚至是未曾謀面的陌生人,在來不及将病人送到醫院的情況下就地搶救,進行有效除顫,可提高患者救治率。”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心血管内科五病區主任張傑講道。
“傻瓜式操作”人人可掌握張傑告訴記者,AED心髒除顫儀和醫院裡專業人員使用的設備有很大差别,這個幾乎屬于“傻瓜式操作”,隻要經過簡單培訓,大部分人都可掌握使用方法。
不少網友在網上留言:如果在公共場所遇到昏迷的人,在不能判斷昏迷原因的情況下,貿然使用AED心髒除顫儀進行施救,會不會對其造成二次傷害?
張傑說,AED心髒除顫儀具有自動識别功能,隻有當患者需要除顫時,才會有語音提示下一步進行操作,大家在操作過程中不必有此顧慮。
“在心髒驟停後,越早使用AED電擊除顫,救活率越高。如果有經驗的話,施救者在使用AED的同時,配合心肺複蘇和胸外按壓能夠提高患者搶救成功率。”張傑提醒,同時,應呼籲身邊的人盡快撥打120,醫護人員的及時到來也可最大限度提高搶救成功率。
他還提到,使用AED還要做到2個離開:
在AED分析患者心率時,要離開患者身體,以免接觸患者,幹擾心電分析;在進行除顫的過程中,同樣也要離開患者,避免AED放電,影響周圍的人。
使用AED僅需掌握這4步AED的操作步驟十分簡單,主要有以下4個步驟:
第一步:開機。AED上面綠色的按鈕為開關,下面紅色的為除顫按鈕。拿到AED後,點擊綠色的開關,即可打開AED。
第二步:貼片。打開AED後,可以聽到語音提示如何做。這時取出電極片,根據電極片上的提示,将電極片貼到患者胸部的皮膚上。
第三步:插頭。貼上電極片後,雙手離開患者的身體,将電極片的插頭插在AED上,這時除顫儀會自動分析患者的心率,判斷是否需要除顫。如果需要除顫,就會有語音提醒“建議除顫”。
第四步:除顫。當提示患者需要除顫時,直接按下除顫的按鈕,就會開始除顫。除顫完成後,可以拿掉貼片,繼續進行心肺複蘇。
本文來自【大河健康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