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桂】一個“桂”字,組成了很多詞組,最著名是桂林和八桂,還有桂海、桂系、桂劇、桂州、桂平、桂籍、桂寇、折佳、桂圓、桂皮、桂花、玉桂、肉桂、菌桂、牡桂、月桂、丹桂、桂布、桂竹、桂魚,等等。“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名字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廣西簡稱“桂”,又稱“八桂”,是因為“桂林”這一名稱嗎?
廣西簡稱“桂”,又稱“八桂”,此從何來?
據考證,“八桂”之稱最早是從《山海經·海内南經》中“桂林八樹,在贲禺東”演變而來的。這裡講的 “桂林”應該是指“桂樹林”,而不是今天的“桂林”這個地名。“在贲禺東”即在今廣東番禺東,顯然不是指今天的 “桂林”。晉代文學家郭璞注:“八樹而成林,言其大也。責禹,今番禹縣。”晉孫綽《遊天台山賦》有“八桂森挺以淩霜,五芝含秀而晨敷”的詩句。六朝梁代詩人也有“南中有八桂,繁華無四時”的記述。可見,當時講的“八桂”是指桂樹多,而不是指今天的廣西。
正式把“八桂”與廣西挂鈎的始于唐代韓愈。韓愈在《送桂州嚴大夫》詩中雲:“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戶多輸翠羽,家自種黃柑。遠勝登仙去,飛鸾不假骖。”湖南稱 “湘”,廣西在湖南之南部,韓愈詩題中的桂州,治所在今廣西桂林市内。宋朝詩人楊萬裡有“來從八桂三湘外,憶折雙松十載前”。元朝黃鎮成也雲:“八桂山川臨鳥道,九嶷風雨濕龍灘。”
可見“八桂”是特指廣西了。據官方纂修的《大明一統志》記載:“八桂,廣西桂林府郡名。”當時廣西省會駐桂林,以桂林代表廣西。從此,廣西稱“八桂”正式在官書中固定下來了。
以“八桂”代廣西,此“桂”指何樹?
以“桂”命名的樹有三種,即桂花樹、玉桂和月佳。廣西的桂樹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藥用的玉桂,也稱肉佳。玉桂全身是寶,葉枝可榨精油,皮肉可作藥材和香料之用。玉桂又有牡桂、菌桂等名稱。另一種是觀賞的花木,俗稱桂花。桂花的品種很多,常見的有金桂、銀桂、丹桂和四季桂四種。果實為紫黑色核果,俗稱佳子。
玉桂樹
查許慎《說文解字》清代陳昌治刻本卷六【木部】:“桂,江南木,百藥之長。從木圭聲。古惠切。”
查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桂,江南木。本草曰。桂生桂陽。牡桂生南海山谷。菌桂生交趾、桂林山谷。百藥之長。本草經木部上品首列牡桂、菌桂。菌桂味辛溫。主百病。養精神。和顔色色。為諸藥先聘通使。故許雲百藥之長。檀弓、内則皆姜桂并言。劉逵引本草經正文曰。菌桂,圓如竹。出交趾。然則其樹正圓如竹。故名菌桂。今本草雲。無骨。正圓如竹。不系之正文。無骨,蓋謂空心也。左思賦。邛竹緣領。菌桂臨崖。正以竹之實中者與佳之虛中者反對也。從木。圭聲。古惠切。十六部。”
菌桂
據晉代稽含著《南方草木狀》記載:“桂出合浦,生必以高山之颠,冬夏常青,其類自成為林,間無雜樹。”唐代《唐木草》也有“牡桂乃爾雅所雲木桂也,葉長尺許,大小枝皮俱名牡桂,出邕州”。宋人範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一書中記載:“桂,南方奇木,上藥也。桂林以地名,地實不産,而出于賓、宜州。”
可見,廣西簡稱“桂”,又稱“八桂”,是因藥用的玉桂而得名的。秦始皇統一中國,全國劃分三十六郡,在嶺南設置桂林、南海、象三郡,是以玉桂命名的桂林郡,其地域在今廣西境,治所在今桂平市(原稱布山縣)。
作者:曹光哲
本文節選自《說【桂】》(《美麗廣西》 2017 年第 3 期)
作者:曹光哲
以科技 人文的方式
解讀美麗廣西
發現廣西價值
展示廣西形象
認識不一樣的廣西,請關注“美麗廣西網”!
歡迎訂閱《美麗廣西》雜志:0771-582524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