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号探測器自主着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内的馮卡門撞擊坑内,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着陸。
此次的月球背面着陸成功有着重要的意義。首先,實現月球背面着陸的探測器将會收獲衆多獨特的科研成果,對世界航天和天文界都将是巨大的貢獻,月球的背面是極難着陸的環形山,月球背面隕石坑密布、尤其南極-艾特肯盆地的地形和高程圖異常複雜,對各種配合着陸傳感器的系統要求很高。馮·卡門環形山屬于其中一塊核心區域,對嫦娥四号而言,相當于翻越了崇山峻嶺。
再者,加強了國際合作。嫦娥四号任務的火箭整流罩上有衆多國際機構,可以看出這是個高度國際化的任務,在科學方面,低射頻電探測儀是與荷蘭合作,月表中子與輻射劑量探測儀是與德國合作,中性原子探測儀是和瑞典合作,月球小型光學成像探測儀是與沙特合作。所以對于國際合作也是一大突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