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央行公布了今年3月份和一季度的金融數據。不得不說這些數據都非常好看,尤其是社融數據:
一季度社融增量高達12.06萬億元,同比多增1.77萬億元,其中3月社融增量4.65萬億元,同比多增1.28萬億元,遠超市場此前預期。
相信很多小夥伴聽完都會有點懵:社融?聽起來好高大上呀,它是什麼意思、能反映什麼問題,我們又該如何看待社融大增呢?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社融及其重要意義
1、什麼是社融?
所謂“社融”,完整地說是“社會融資規模”。我們都知道,“融資”是資金籌集的行為和過程,所以“社會融資規模”說白了就是實體經濟從金融系統獲得了多少資金。
融資的主體可以是企業或個人,融資的過程也不僅限于銀行貸款,通過信托、票據、債券、股票等形式籌集的資金也屬于社會融資的範圍。當然,銀行貸款始終是社融的主要組成部分,比如一季度數據中,銀行貸款占社融規模的比重就超過了70%。
2、社融有什麼意義?
央行“寬貨币”放出的水首先會流到銀行系統,但這些水能否真正灌溉實體經濟就要看“寬信用”是否到位,也就是企業和個人能否真正借到錢,而這也正是社融數據所衡量的内容。所以,一季度的社融大增是當前寬信用和穩增長政策在發力的标志。
借錢隻是第一步,企業從金融系統借到了錢,就能投入後續的生産和銷售;居民從金融系統借到了錢,就能進行更多的消費。所以,社融數據通常會比其他經濟指标更早發生變化,對我們預測接下來的經濟走勢有着重要的參考價值。
一季度社融數據
超預期的原因
1、與曆史比較
一季度社融增長超出了市場預期,但在曆史上處于什麼水平呢?從下圖可見,其實當前的社融存量(也就是累積的社融規模)同比增長僅僅是反彈到了10.6%左右的水平。
跟2020年疫情初期寬貨币政策所帶來的社融存量同比激增還有一定距離,但今年一季度新增的社融規模确實非常顯著,超越了2019年以來所有的同期新增水平。
2、社融高增長的原因
我國貨币政策主要是由銀行系統來傳導的,而銀行系統在向實體經濟開閘放水的過程中,會受到流動性、資本、利率三方面的約束。
流動性約束就是銀行手裡資金周轉不開、沒錢放貸了,這個問題已經通過去年底央行的全面降準得到緩解;資本約束就是銀行做生意的自有資金不足、規模小、抗風險能力也弱,針對這個問題,央行基于票據互換操作支持銀行通過發行永續債等方法多渠道補充資本,從而使資本約束也得到了緩解。
前面說過,寬貨币放出的水如果流不到實體經濟中,就隻能在銀行系統空轉,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那大家為什麼不想借錢呢?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利率太高了,這就是“三大約束”中的利率約束問題。
針對這個問題,央行近期通過LPR改革疏通了貨币政策傳導到實體經濟的渠道,簡單來說就是讓銀行貸款參考LPR定價,從而用政策利率的下行引導貸款利率的下行,推動綜合融資成本的降低、促進社會融資需求的釋放。從一季度的數據看,寬信用的效果已經開始顯現。
未來展望與市場影響
既然社融數據是經濟的先行指标,那我們能基于它對未來經濟的發展趨勢做出怎樣的預測呢?
1、社融總量高增但結構欠佳,期待後續政策精準發力
首先,一季度強勁的社融數據一定程度可以緩解市場對經濟前景下滑的擔憂,它證明了我國的貨币政策是有力和高效的。
信貸總量的增加和社融各分項數據較全面的增長也反映出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更加穩固了,随着政策效力的進一步傳導,未來經濟有望加快恢複的步伐。
但是,在總量高增的同時,社融結構不佳的情況沒有顯著的改善。
從下圖可以看出,企業端信貸增長主要源于政策推動下的企業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的貢獻,主要還是用于短期周轉而非長期投産;而居民端因為疫情反複,短期消費需求不足,長期購房需求也繼續保持低迷。
不過也有積極的一面:企業中長期貸款雖然占比偏低,但絕對值并不算低,實現了同比由負轉正;而在居民長期貸款方面,未來1-2個月随着各地繼續出台地産放松政策,地産的銷售和房價均可能逐步企穩,從而拉動居民長期貸款這個最大的信貸拖累項,強化地産産業鍊的信心,激活新增投資和貸款需求。
總之,展望未來,在多地疫情的持續沖擊之下,預計未來短期内經濟發展仍需要政策強有力地支持,“穩增長”的方向不會改變。
但是,在中美利差倒挂和資本外流風險下,我們也無法過度依賴信貸擴張,因此預計未來的貨币政策将更加精準地向關鍵領域(小微企業、農業、基建、科技創新等)發力,與财政政策協同促進有效投資和消費。
2、對股市的影響
對股票而言,經驗上價值類資産與社融增速有較好的相關性,社融高增有利于改善宏觀預期、促進股市估值的修複,因此可能對應着低估值的價值類資産投資機會。
3、對債市的影響
對債券而言,經驗上社融數據中的企業短期貸款及票據融資的增長情況代表了央行對當前信用環境的滿意程度,與10年國債到期收益率有較好的相關性。
最後,雖然社融數據顯示出了政策端的發力,但由于政策的傳導通常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有滞後效應,所以我們還需要繼續對社融數據的後續情況保持密切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