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始祖:太子姬晉(前582年五月—前546年),周靈王太子,字子喬。因谏忤旨谪居并州太原城郊唐坂裡,今山西太原東建有晉祠。太原王氏始祖。生子一:崇敬。
王氏第二世:
王崇敬(公元前567年甲午三月生),一名宗敬、宗恭,字元鏡。
受周王朝召用,官至司徒。
食邑太原,時人号王家,始得王姓。
晚年居晉陽,卒後葬于晉陽城北五裡。
配姜氏,系司隸校尉姜元女,生子二:
鳳、然。
王氏第三世:
王鳳,一名仕蠲(公元前541年三月生),崇敬長子,為周司空。
卒葬晉陽唐裡邨,配郭氏,系太原守郭顯女。
子二:
覃、石。
▲王石,明易理。
有子一曰诩。
王诩,系戰國時著名縱橫家,号鬼谷子,世稱鬼谷先生。
王氏第四世:
王覃,鳳長子。
抱道躬耕,晉侯屢避,不就。
生子一:
渠。
王氏第五世:王渠,周司徒。子二:莊、豐。
王氏第六世:王豐,渠的次子,初仕範中行氏,後為智伯家臣,晉六卿吞,智伯滅中行,遂入東都為封人,卒於鞏,葬北邙山。配某氏子一:芝。
王氏第七世:王芝,娶鐘氏,周“東都城守”。子一:億。
王氏第八世:王億,隐居不仕,以子為将,魏王嘗以百金為壽,億卻之,終不受。子一:錯。
王氏第九世:王錯,曾在魏惠王登上皇位時,任大夫,薦龐涓以自代,魏惠王二年(公元前368年)因故出奔于韓。生子二:墳、蕡。
王氏第十世:王墳,錯長子,魏中大夫,配範氏,子渝。
王氏第十一世:王谕。魏上将軍(見宰相世系表),配上官氏一子:息。
王氏第十二世:王息,魏司寇上将軍。配錢氏,生子二:恢、昱
王氏第十三世:王恢。仍為魏司寇,封尹陽君。配姜氏,子一:翦。
王氏第十四世:王翦,秦大将軍。生于公元前285年,20歲拜為将,頻陽東鄉(今陝西省富平縣東北)人,秦代傑出的軍事家,是繼白起之後秦國的又一位名将。與其子王贲在輔助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戰争中立有大功,除韓之外,其餘五國均為王翦父子所滅。子六,贲、戊、勇、剛、毅、乙。
王氏第十五世:王贲,翦長子,字典,秦大将軍,封武陵侯。配呂氏,子一:離,女一:适武安侯馬興。
王氏第十六世:王離,贲子,字明,秦大将軍,封武城侯。秦二世時離擊趙圍趙及張耳钜鹿城,為項羽所虜。娶孫氏,系秦将軍孫勝之女,子二,長曰王元,次曰王威。▲王威:居太原與琅琊分為二派;威公後王徵士,霸居太原,為“太原世一代”。
王氏第十七世:王元:任琅琊徙山東臨沂,稱“琅琊世一代”。
王氏第十八世:王忠,王元之子。
王氏第十九世:王晖,王忠長子。有子三:王渾、王曜、王皎
王氏第二十世:王曜。
王氏第二十一世:王襲,王曜之子。有子二:王廣、王吉
王氏第二十二世:王吉,字子陽。漢宣帝封為博議大夫。由琅琊郡遷至臨沂都鄉南仁裡,成為臨沂王氏分支始祖。有子二:王崧、王駿。
王氏第二十三世:王駿,字偉宣(亦傳偉山),元帝朝谏議大夫。生二子:長曰崇遊,次曰崇禮。
王氏第二十四世:王崇遊,字德藝,王莽秉政,授為大司空,封扶平侯,歲餘乞歸以遠莽。元始三年(3年)卒,生子遵。
王氏第二十五世:王遵,字伯業,及漢中大夫、義卿侯崇,字德禮,成帝朝為大司空、扶平侯。光武帝嘉其忠義,拜太中大夫,封向義侯。生子二:曰旹、曰音
王氏第二十六世:王音,字少元。大将軍掾。
王氏第二十七世:王仁,王音之子,生四子:曰誼、曰睿、曰典、曰融。
王氏第二十八世:王融,字巨偉,官至南康尹。初娶賈氏,生子祥(二十四孝之一);繼娶朱氏,生子覽。
王氏第二十九世:王覽(204—276年),字玄通。其母朱氏待兄虐,覽公辄抱持泣谏其母,母虐少止,孝友恭恪,與兄齊名。生六子:王裁(字士初,生子三:王導、王穎、王敞)、王基(子:王敦、王含)、王會、王正、王彥、王琛。王覽在鹹甯四年(276年)死于故鄉,年73歲。
王氏第三十世:王正(239—309年),字士則,曆官别駕從事、尚書郎,永嘉三年卒,年七十,葬沂州父茔次。配夏侯氏,乃淮安太守夏侯莊之女,子三:王廙、王曠、王彬。
王氏第三十一世:王曠(266—?),晉舉秀才,為軍谘祭酒,遷尚書郎。永興二年(305)拜丹陽太守。終淮南内史。永嘉三年(309)帶兵出戰後,下落不明。娶衛氏,子二:王籍之、王羲之。永嘉元年(307),在族長王導的率領下舉族南遷。
王氏第三十二世: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臨沂人,後徒居山陰(今浙江紹興)。羲之妻郗璇,乃太尉郗鑒之女,封贈高平縣君。有七子:王玄之(324—358)、王凝之(326—399)、王孟姜(328—?)、王煥之(330—358)、王肅之(333—?)、王徽之、王操之(339—399),(字子重)、王獻之(344—386)。▲王獻之(344-386年),東晉書法家、詩人,字子敬,祖籍山東臨沂,生于會稽(今浙江紹興),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書令,為與後世書法家王珉區分,人稱王大令。與其父并稱為“二王”。
王氏第三十三世:王徽之(336-388年),字子猷,曾任參軍之職,終黃門侍郎,後棄官東歸,卒年五十七,葬于嵊縣金庭山。配賀氏,光祿大夫賀循孫女,有子三:桢之、宣之、靜之。
王氏第三十四世:王桢之,東晉人,字公幹,王徽之長子,曾任侍中、大司馬長史。生子三:興之、翼之、揚之。
王氏第三十五世:王翼之,廣州刺史,生子三:法朗、法明、法興。
王氏第三十六世:王法明,字思弘,生子二:子彰、子昭。
王氏第三十七世:王子彰,揚州刺史,生子琳。
王氏第三十八世:王琳,南朝梁光祿大夫,子三:滿、潤、溪。
王氏第三十九世:王滿仕,台越二州刺史,居越州山陰縣。子武成。
王氏第四十世:王武成,公元542年出生,北周(557—580)時(22歲)拜禮部尚書,南朝梁時跟着叔父王褒入北周,在鹹陽安家。生子二:元璁、元和。
王氏第四十一世:王元璁,字道和,初知光州固始,後改隋朝江州刺史;元璁傳子伯宜、伯優。
王氏第四十二世:王伯宜,武德六年先任閩溫麻令,後任唐魏州刺史,配鄭氏生子懷铎。
王氏第四十三世:王懷铎,字宣毅,武則天長安二年(702年)任溫麻令,配謝氏,生思恭、思敬;再娶林氏生:務琨、務環。
王氏第四十四世:王務琨(706-775),諱才,723年襲父蔭為長溪令,因居長溪(今為霞浦縣)赤岸,壽六十九歲,葬赤岸黃家山道觀之中赤岸黃家山道觀外西側;配謝氏生子三:處一、奉一、如一。
王氏第四十五世:王奉一,名廣,配楊氏,生子二:不易、不淫。
王氏第四十六世:王不易,名宗,配李氏,謝氏,林氏,生子怡、持。
王氏第四十七世:王怡,字子顔,配高氏、鄭氏,子五:稠、寰、宏、究、賓。▲王寰生子三:威、遵、益。▲王究、王賓遷居黃岩。
王氏第四十八世:王宏,任職于青州(屬山東)。子一:奕。
王氏第四十九世:王奕,唐太和年間(827—833)出任杭州錢塘令,因留居當地,居鹽橋泗水巷,為鹽橋王氏開基。奕生子三:淳、諄、厚。
王氏第五十世:王淳,淳生子三:護、獲、镬。
王氏第五十一世:王護,護生子四:颛、穎、順、頻。
王氏第五十二世:王颛,生子二:宜試、宜功。
王氏第五十三世:王宜試,于唐昭宗光化二年(899年)遷居天台黃務,為三桧王氏開基祖。生子三:若冕、?、若晃。▲王若晃,子震讓;震讓子端敏,居黃霧。
王氏第五十四世:王若冕,子一:震谔。
王氏第五十五世:王震谔。有四子:端常、端仁、端義、端禮,王端常是甯海縣西店王氏始祖;王端仁是黃岩縣甯溪王氏始祖;王端義是天台縣黃務南山王氏始祖;王端禮是臨海縣大田王氏始祖。
王氏第五十六世:王端仁生于1016年,卒1078年,系甯溪祖,山陰始祖王羲之25世孫,赤岸王務琨的第13代傳人。子:子耀。
王氏第五十七世:王子耀。有三子:德麒、德麟、德麝。
王氏第五十八世:王德麟(1065年生),字本心,号誠齋,即生于1016年王端仁的孫子。有五子:惟勤、惟善、惟宏、惟能、惟賢。▲長子惟勤生可大、可久二子,可大又生文謀、文诰二子。
王氏第五十九世:王惟賢,字明善,号東山處士。有三子:可與、可權、可止。參見《滋溪文稿》卷17《王惟賢神道碑》。
王氏第六十世:王可止。有二子:文?、文諒。
王氏第六十一世:王文諒。有二子:元禹、元坦(字文敏)。
王氏第六十二世:王元禹。有二子:順之、仲悅。▲王仲悅是太平塘下、台東上山王氏始祖。
王氏第六十三世:王順之,字伯善,元禹公長子。衛前王、柳溪王氏始祖。
王氏第六十四世:王珙,字端甫,順之公三子。
王氏第六十五世:王汝懋,珙公長子。
王氏第六十六世:王季操,汝懋公二子。
王氏第六十七世:王絪,季操公長子。
王氏第六十八世:王所(1220~1283),字叔喻,号南峰,絪公長子。南宋鹹淳元年(1265)進士,任高郵軍(今江蘇高郵縣)知軍。元兵南侵前,棄官隐居故裡,在南山築南峰書院,講學授徒。德祐二年(1276)五月,文天祥在溫州起兵,問王所複國之計。王所複信認為,文天祥志大智小,淺謀輕敵,好用一己之長;敵強我弱,應避開主力,堅壁清野,以柔濟剛,方能持久取勝。宋亡,王所祭告祖墓說;“儒冠可溺矣,而吾身之天地萬物則在。”元廷下诏起用南宋故官,使者上門相請,被王所拒絕,一直執教書院,收藏書1950冊,著有《五經類編》、《南峰集》。▲所公次子王靓老,字肅齋。
王氏第六十九世:王觀老,字省伯,号豆山,所公三子。
王氏第七十世:王揆翁,字彥叙,觀老公之子。有子二:師美、石土(石旁土字)。▲王師美,号清隐。
王氏第七十一世:王石土(石旁土字),揆翁公次子。
王氏第七十二世:王銓,石土(石旁土字)公長子。戶部尚書,後遷居臨海縣雙樓鄉。二子楫,三子桧公次子諱璿遷居雙樓鄉後坑。
王氏第七十三世:王楫,銓公二子。長子玉,次子塘公之子大彥自府城遷雙樓鄉下尤。
王氏第七十四世:王玉,楫公長子。
王氏第七十五世:王大盛,玉公次子。長子濤公三孫王西文遷居石道地,次子澄。
王氏第七十六世:王澄,大盛公次子。
王氏第七十七世:王陵泉,澄公次子。長子誠鄭公遷居花園,二子希浩公居雙樓鄉下尤,三子誠獻。
王氏第七十八世:王誠獻,陵泉公三子。始居浙江省臨海縣雙港鄉楊岙村(後因楊氏分村改為垟岙村,現稱前園村)
王氏第七十九世:王子輝,誠獻公長子。
王氏第八十世:王觀慧,子輝公之子。
王氏第八十一世:王德鹗,觀慧公之子。長子俊雅,次子俊秀。都居臨海縣雙港鄉垟岙村。
王氏第八十二世:王俊雅,乃德鹗公長子,墳在雙港鎮坦頭村磨公鉗。長子君星公後代稱“大房”;二子君爵公後代稱“二房”,三子君倫公後代稱“三房”。
王氏第八十三世:王君爵,俊雅公二子。墳在白水洋鎮水晶坦村。長子國相,次子國承。
王氏第八十四世:王國相,乃君爵公長子,墳在沿溪鄉橋下村雞籠山。長子孟雨公後代稱“三份”,次子孟雲公後代稱“五份”。
王氏第八十五世:王孟雨,國相公長子。墳在白水洋鎮前園村和尚岙。長子仲台,二子仲吉,三子仲言。
王氏第八十六世:王仲台,孟雨公長子。墳在白水洋鎮前園村烏岩下。長子建寅;二子建封;三子建元,已無後。
王氏第八十七世:王建寅,仲台公長子。
王氏第八十八世:王純堅,建寅公之子。長子彜磬;次子彜殂。
王氏第八十九世:王彜磬,純堅公長子。生于1841年七月廿七日亥時,娶朱氏生于1843年九月廿一日卯時,墳在白水洋鎮前園村岩龍堂後。有一子一女。子王獻琴;女嫁雙樓鄉東湖村。
王氏第九十世:王獻琴,彜磬公之子。卒于約1935年,墳在白水洋鎮前園村烏岩山。長子王曰香;二子王小香(1907—1979年),娶大嶺鄉彭岙村彭玉鳳(1916—1999年)為妻;三子王曰儉,無後。
王氏第九十一世:王曰香(1903—1938年),獻琴公長子,墳在白水洋鎮前園村岩龍堂後,娶白水洋鎮羅渡村羅三花妹(1903—1970年)為妻。
王氏第九十二世:王姓,克字輩。
王氏第九十三世:王姓,天字輩。
王氏第九十四世:王姓,秩字輩。
王氏第九十五世:王姓,依字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