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都知道,當嬰兒到六個月的時候就應該增加輔食了,有人說六個月以後媽媽的奶水就沒有營養了,所以要添加輔食,其實,并不是媽媽的奶水沒有營養,而是寶寶對營養的需求各類更多,數量更高了。而且随着寶寶的發育,體内貯存的鐵到六個月以後其中就消耗完,所以應該增加輔食來補充。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在4-6個月期間增加輔食,我國營養學會建議是6個月後增加輔食,具體時間可以根據自己寶寶的發育情況,但是,最早不要早于4個月,最晚不應該晚于8個月。
增加輔食過早和過晚的危害。
增加輔食過早:
1、會減少母乳的分泌。
2、孩子因沒有準備好而拒絕輔食。
3、因為孩子小,容易引起過敏和腹瀉。
增加輔食過晚同樣不好。
1、因為營養缺乏,會導緻生長的落後。
2、孩子免疫保護力且減弱。
3、引起勁微量元素缺乏。
4、口腔進食和咀嚼能力發育可能遲緩。
當寶寶出現下面特征的時候,就應該加輔食了。
第一是寶寶吃不飽,奶水不夠喝了。
第二是寶寶對于大人的食物開始明顯的感興趣,有時候會去搶大人手裡,或者嘴裡的飯菜。如果把食物給了寶寶,他會主動塞進嘴裡啃咬,我家嘟嘟從五個月開始對食物感興趣,給他饅頭就自己開始啃。
第三是開始咬小勺了,把勺子,其他的東西,放在手裡的時候會,啃咬這些東西,像吃東西一樣往嘴裡塞,同時挺舌反應消失,嘴咬住小勺不再往外推。
很多媽媽發愁寶寶添加輔食後各階段應該安排、怎麼吃,
6個月,剛添加輔食時:
主要食用泥狀食物,母乳為主,奶量不能減少,每次隻增加一種,觀察兩三天,不過敏之後再增加另外一種。每天可以吃2次輔食。
7-9個月時。
主要食用末狀食物,因為開始出牙,可增加餅幹、饅頭片、磨牙棒鍛煉咀嚼能力。為了營養豐富,可以開始吃肉類、魚類等。這個階段每天可以吃3次輔食。
10到12個月。
以奶類食物為主,逐漸過渡到各種食物為主,泥糊狀食品過渡到碎菜等固體食品。這時候可以到每天3次輔食,1次加餐。
1-2歲時。
可以繼續母乳喂養,但以吃飯為主,大人吃的食物大部分可以吃,每天要吃3次正餐和2次加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