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諸侯混戰,諸侯國之間的關系錯綜複雜,有一些曆史人物雖然出現在史書中,但隻是一筆帶過,沒交代他的出身,更沒交代他的結尾,讓後人隻能猜測。例如,戰國時期,趙國的春平君就是這樣一位“神秘”人物。
在最近播出的《大秦賦》中,春平君趙佾被認為是趙孝成王的“長子”,趙國未來的“希望”,無奈被趙偃和毛遂設計送往秦國為質,最終和王位無緣。最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春平君回到趙國後,竟然和弟媳倡後通奸,還氣死了趙悼襄王趙偃。
對于這個劇情,結合曆史,筆者先給出四點說明:
第一,春平君在史書中有出現,但沒有記載他的名字,所以,他的“趙佾”之名,是杜撰的。
第二,毛遂雖然出名,但在毛遂自薦後就沒有戲份了,更沒有記載他和趙偃合謀之事,這也是杜撰的。
第三,春平君是趙孝成王長子之事,有待考證,下文會提到對他身份的猜測。
第四,春平君和倡後通奸之事,有出處,但不是正史記載,趙悼襄王更不是被這樣氣死的。
基于以上四點說明,筆者來帶大家了解一下曆史上的春平君。
“春平君”這三個字,在《史記》和《戰國策》中都有出現。《戰國策·趙策四》記載:
“春平侯入秦,秦必留之。”
而《史記·趙世家》則記載:
“秦召春平君,因而留之。”
兩部史書顯然說的是同一個人,然而,一個說是“春平君”,另一個說是“春平侯”,戰國時期,“侯”和“君”都是重要的爵位,前者地位要高于後者,如果沒有大功,很難被封為“侯”,所以,昌平君在趙國應該地位不一般。為了避免混淆,筆者暫且按照《史記》的說法,叫他“春平君”。
春平君這個人物出現了,但他到底是誰,什麼出身,卻沒有說明。
《戰國策·趙策四》記載:
春平侯者,趙王之所甚愛也,而郎中甚妒之,故相與謀曰:“春平侯入秦,秦必留之。”故謀而入之秦。
意思很明顯,春平君很得趙王喜愛,因此受到趙國郎中妒忌,郎中設計讓春平君入秦國,然後設法讓秦國相邦呂不韋扣留春平君,讓他不得返回趙國。
這裡,沒有說春平君是趙王的什麼人,隻說他受趙王寵信。有可能是趙王的兒子,也有可能是趙國的寵臣。
《史記》中,趙悼襄王趙偃登基後,呂不韋的門客洩鈞給呂不韋出了一個主意,讓呂不韋放春平君歸趙,為秦國謀利。
有一點需要特别注意,在《史記》中,春平君入秦的時間,是趙悼襄王二年,而在《戰國策》中,春平君入秦的時間是在趙孝成王後期。這就很有争議,因此上文中春平君受趙王寵信,到底是哪個趙王,這個是問題的關鍵。
考慮到趙悼襄王登基之初,秦趙關系并不和睦,因此,筆者認為,春平君在趙悼襄王二年入秦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若春平君在趙悼襄王二年入秦,呂不韋又在趙悼襄王時期把春平君放回去,前後邏輯不符,因此,筆者斷定,春平君入秦的時間,應該是在趙孝成王後期,《戰國策》的記載可能更準确些。
從以上結論可知,春平君是趙孝成王寵信之人(兒子或大臣),而且在趙悼襄王時期被呂不韋放回趙國。而《史記年表》則記載,這一年“太子從質秦歸”。可以得出,春平君極有可能是趙孝成王時期的太子。
根據《戰國策》中記載,趙孝成王早期有一位太子,但夭折了,根據年齡推算,夭折的太子應該在十來歲左右,如果春平君也是趙孝成王的太子,那他應該不是長子,而趙偃(趙悼襄王)當時并不是太子,隻是因為春平君到秦國為質,被扣留了,所以趙悼襄王才繼承了王位。所以,春平君和趙偃應該是兄弟關系,但他們的長幼關系,不得而知。
綜上所述:通過《史記》和《戰國策》的記載得出結論:
春平君是趙孝成王之子,是趙悼襄王(趙偃)的兄弟,但春平君并非趙孝成王長子,他具體叫啥名字,史書沒有記載。
春平君回到趙國後,在趙悼襄王時期,幾乎沒有春平君的記載。也就是說,春平君歸趙後,并沒有如呂不韋所願,而是成為了一位宗室閑人。這很好理解,因為春平君是前太子,早前曾是趙悼襄王的競争者,他焉能得到趙悼襄王的重用?因此,春平君注定成為曆史的過客,史書對他的記載,也就此結束。
有部分文學作品說春平君後來成為趙國丞相,其實,沒有史書依據。
然而,近200多年後,春平君這三個字又出現在了另一本傳記中,這本書叫《列女傳》。春平君是個大男人,怎麼會出現在烈女傳中呢?因為《烈女傳》中有一篇叫《孽嬖傳》,其主角就是趙悼襄王的王後——倡後。文中記載:
倡後者,邯鄲之倡,趙悼襄王之後也……及悼襄王薨,遷立,是為幽闵王。倡後淫佚不正,通于春平君,多受秦賂,而使王誅其良将武安君李牧。
《列女傳》以倡後為反面教材,順便拉春平君墊背,說春平君和倡後通奸。春平君本來在史書中的記載已經結束,結果又無辜躺槍。
關于《列女傳》,筆者需要說一下,《列女傳》是西漢文學家劉向的作品,劉向懷才不遇,因此寫了許多拍馬屁的書籍,《列女傳》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部介紹中國古代女性傳記的書籍,這本書名氣雖大,但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史書,而是幫統治者和士大夫們禁锢婦女思想的一本書,其中有很多内容,史書中并不可考。因此,春平君私通倡後的事情,可信度極低。
包括《大秦賦》在内,為什麼一直有倡後私通春平君的傳聞呢?筆者認為,這無外乎兩個原因:
其一,自古以來,史書總喜歡把亡國之罪嫁禍于女子,從商朝的妲己,到西周的褒姒,昏君身邊似乎都要有一個禍水的紅顔,似乎隻有這樣才符合曆史,倡後既然是趙悼襄王之子、趙王遷之母,總要給她的“禍水”找一點素材,春平君這個連名字都沒有的人,正好被劉向用上。
其二,春平君既然早年被趙孝成王立為太子,必然是趙國的希望之星,他雖然沒有繼位,但他為何沒有為趙國盡力呢?關鍵是,史書中找不到春平君歸趙後的記載,因此,後來的“史學家”劉向不如給他加點戲,讓他徹底堕落,成為一個僞君子吧,這樣才能解釋春平君為何後來沒有貢獻。
筆者認為,電視劇是文學作品,大家可以不苛刻,但研究曆史,還是要講究考據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