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心态緻勝之全新成功心理學讀後感

心态緻勝之全新成功心理學讀後感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0 21:30:06

各位友友好,我是心理咨詢師苗保平(網稱心若無塵)。從今天開始,我們将一起閱讀魯芳所著《每天學點心理學效應》一書,今天是該書的“第三章人際交往必知的心理學效應”章節内容。

心态緻勝之全新成功心理學讀後感(跟着無塵讀好書)1

互惠效應一﹣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康奈爾大學教授丹尼斯,雷根曾經和他的幾個同事做過這樣一個實驗,邀請一些自願參加實驗的人來給一些畫評分。他們将這些人分成兩組,并且在兩個不同的環境中進行實驗。第一組,實驗人員在大家評畫時,自己出去買回了幾瓶飲料,然後分給在座評畫的每個人,并對他們說:“我問過了,是不是可以給大家帶點飲料回去,他說可以。大家放心喝,也休息休息。”第ニ組,實驗很正常地進行,實驗人員并沒有像第一組那樣給大家買飲料,除此之外一切都是一樣的。

兩組實驗結束之後,實驗人員請求大家幫一個忙,說他正在賣,公司規定,賣掉最多的人會得到獎金,因此隻要在座的各位幫個忙,每人買一份,他的獎金就沒問題了。當然,也可以多買幾份。第一組參加實驗的人很爽快就答應了實驗人員的要求,而第ニ組參加實驗的人卻以種種理由拒絕了這個請求。

根據實驗的結果,丹尼斯.雷根教授總結說,兩組參與者之所以會出現這麼明顯的區别,關鍵點就在于那些飲料。

互惠效應:多半情況下,那些接受了他人恩惠的人總是想要做點什麼來作為回報,心理學上叫作“互惠效應”。根據以上的實驗結果,我們不難看出,友好的行為赢得友好,付出會有相應的回報,你想要别人怎麼對待你,你就要怎樣對待别人。

“互惠效應”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一個現象,一旦人們在無條件的情況下接受了别人的好處,一般都會在心理上産生一種虧欠感,往往需要做些什麼才能平衡這種心理,否則會覺得在精神上飽受折磨。人們當然不會都以同樣的方式回報,但隻要對方提出幫忙的需求,他們都會積極回應,力求借此機會做點什麼。這個原理也教會我們,在日常交往中,善待别人其實就是在善待自己,關懷他人就是在關懷自己。付出得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你的付出和關愛對方會感受到,總有一天他會想辦法來回報你。卡耐基也說過類似的話:“如果一個人真的關心他人,那麼,他在兩個月内所結交到的朋友,要比一個總想讓别人來關心自己的人在兩年内交到的朋友多得多。”

“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何況是人類呢?愛默生說:“人生最美麗的補償之一,就是真誠地幫助别人之後,同時也幫助了自己。”這也正是“互惠效應”告訴我們的道理。

心态緻勝之全新成功心理學讀後感(跟着無塵讀好書)2

解讀:

“互惠效應”,用我們比較俗氣的、也是經常挂在嘴邊的那句話“多條朋友多條路”,有異曲同工之妙。用境界高一點的話來說,就是互相幫助,“送人玫瑰手留餘香”。

我贊同,“互惠效應”也是一種合作關系。心理學家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說到:在這個貧瘠的星球上,與同類建立聯系并進行合作,保證我們生命的不斷延續及人類命脈的傳承。随着社會分工的精細,一個大企業的生産需要多個配套企業的合作,如:原料、初級産品等,企業之間的這種合作就是一種“互惠效應”。

工作之間的分工協作也是一種“互惠效應”。例如:一個病人的手術能否成功,除了主刀醫生的技術高超以外 手術過程中,還需要麻醉師、手術助手、器械護士、巡回護士的全力配合,處理可能的手術意外等。大家互相配合得好,手術圓滿成功,就是一種合作互惠。

從心理學來說,自尊是人的成長需求,他人對我們的幫助,是自尊心的極大滿足,反之亦然。幫助别人就是幫助自己。自我意識太強的人,總是期望别人的付出,時間久之,别人的付出也會減少,因為“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何況是人類呢?

2022年8月1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