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個媽媽跟我分享了這樣一個經曆。
同一家庭出來的兩兄弟,同樣都是從小開始讀繪本,結果卻大不相同。老大愛讀書,但學齡後,語文學習困難重重。老二卻在表達能力、深入思考和發散思維方面都很不錯,問題出在哪裡?
這倆娃的媽,深耕早期閱讀研究和實踐領域的專家王老師告訴我:“其實兩個孩子在語言天賦上相差無幾,問題的關鍵在于我的引導方式。”
老大更多地是幹巴巴地對着孩子講講講,而她學習了早期閱讀幹預方法後,在老二身上得到了成功實踐。王老師改變方法的第一步就是選對書,當書選對了,她發現——讀繪本真是寶貝最好的識字啟蒙。
1
孩子看的每一本書,都是我看過的
這個把關,除了剔除一些質量不過關、三觀不正的劣質書外,我更多的考慮是它是不是貼合孩子的思維?是不是符合我們的價值觀?能不能引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比如我給年糕選巴巴爸爸系列,巴巴爸爸家有7個孩子,每個孩子個性、愛好都非常不一樣。我也希望年糕讀完能了解,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有人喜歡唱歌,有人喜歡拼搭,有人喜歡運動,要接納自己和别人的不同。這件事沒法通過講道理去表達,但通過閱讀就可以很好地潛移默化。
同時這本書有很多重複的字,比如“可裡可裡可裡,巴巴變!”每次讀到這些重複的字句,我都拿手指着讀給年糕聽,“可”、“裡”、“巴”這些結構相對簡單的字,就印在年糕的腦海裡了。
這樣多讀幾次,每次我的手一指,年糕就能完整地讀出整個句子,這些字就牢牢記住啦。
2
即使是經典,也要做價值觀的更新引導
多選經典,肯定是一條不會出錯的原則。但是,家長也要敢做價值觀引導。
還是拿《巴巴爸爸》舉例,因為寫作年代的關系,書中有些價值觀,确實讓人有“過時”的感覺。
比如裡面有這樣一個故事:男孩子們跑去看黑熊,女孩子留在家裡和媽媽做餅幹。
年糕就會覺得,這是“因為男孩愛冒險,膽子大”。
我反問年糕:“你看你們班的女生,是不是有比你們還勇敢的?女孩子留在家裡做餅幹,可能是更喜歡而已。”
當孩子開始有了思維能力,陪他讀書的時候,我會有意引導他做一些思辨。能保持自己獨立的思想,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影響一生的重要能力。
3
孩子讀的書,要比他的實際認知高一點點
遵循“最近發展區”理念,我給年糕買的書往往要比他的實際認知高那麼一點點,或者說比他的适齡書籍再難那麼一點點。
因為“走在前面的教學,才是最好的教學”。帶有難度的内容,更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激發他的潛能。
千萬别覺得孩子還小就不感興趣或看不懂,他們對這個世界的熱情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
就像年糕現在經常會和爸爸一起看汽車雜志,爸爸也會興緻盎然地和他聊各種車。現在年糕對汽車的各種型号、配件一清二楚,知識儲備比我還多。
比如我們在讀巴巴爸爸系列,有一本書裡有一句話“巴巴布萊特用他的天文望遠鏡看見地球重新變綠了。”年糕就問我,“什麼是天文望遠鏡啊?”,和年糕一起查了天文望遠鏡是什麼之後,我把這個新詞彙寫下來,貼到年糕書桌上的詞彙牆裡。這樣,年糕又學到了一個新詞彙,并且每天都能看到它。
其實,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最重要也最基礎的事情,就是先把這件事變成日常,并且出現得不刻意、不複雜。
在我們家就有這樣一個約定:當我們和孩子在一起、想掏出手機的時候,就應該給孩子讀繪本。慢慢地在我們家,陪孩子讀書就變成了一個像喝水一樣的日常行為。隻要我們有空,随手就能拿起書,抱着孩子坐下來開始閱讀。
當閱讀成了孩子的習慣,孩子才會對閱讀産生渴望,就像他渴了,想要喝水一樣。閱讀需要浸潤在日常生活裡,不需要刻意、不需要爸爸媽媽喊:該讀書了,好像要去完成什麼任務。
所以與其把精力放在教孩子認識多少字上,倒不如每天抽點時間,認認真真陪孩子讀幾本書。想給孩子養成任何好的習慣,最先鞭策的都應該是我們自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