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吳用寫假信

吳用寫假信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1:17

在古典名著《水浒傳》中,“梁山泊吳用造假信”是一段脍炙人口的經典故事。

梁山軍師吳用,為救在江州誤題反詩的宋江,讓聖手書生蕭讓模仿太師蔡京的筆迹,僞造了一封家書。當時吳用曾說道:“蘇、黃、米、蔡,宋朝‘四絕’。”

這就是北宋著名的書法四大家——蘇黃米蔡。前面三位分别是蘇轼、黃庭堅和米芾,這早有定論。不過,排在最後的“蔡”,真的就是吳用口中的徽宗太師、奸臣蔡京嗎?

吳用寫假信(水浒吳用造假信)1

一、水浒中的蘇黃米蔡

也許,你并不關注書法,也從未聽說過“蘇黃米蔡”的名頭,但這絲毫掩蓋不了他們在中國書法史乃至文化史上的耀眼光芒。此四人堪稱北宋文藝界的流量大咖。

在水浒原著第39回中,吳用為搭救宋江,僞造了一封蔡京家書。為打消晁蓋的顧慮,吳用明确說道:“如今天下盛行四家字體,是蘇東坡、黃魯直、米元章、蔡京四家字體。”在吳用口中,蘇黃米蔡的“蔡”就是蔡京,他的字體流傳天下。因此,蕭讓模仿蔡京的筆迹并非難事。

而在水浒原著第40回中,無為軍通判黃文炳也有相同的論調,“蔡”即蔡京,江州知府蔡九的父親。當時,黃文炳一眼就看出了這封僞家書的破綻,便不無谄媚地提醒蔡九知府——“方今天下盛行蘇、黃、米、蔡四家字體,誰不習學得?”

《水浒傳》将蘇黃米蔡的“蔡”,定義為蔡京,這種說法正确嗎?

吳用寫假信(水浒吳用造假信)2

二、“蔡”乃蔡襄,非蔡京?

這個“蔡”到底是誰,學術界至今衆說紛纭。目前,一般認為,蘇黃米蔡的“蔡”,是蔡襄,并非蔡京。

蔡襄,何許人也?

蔡襄,字君漠,是北宋仁宗一朝的名臣,他的書法取鑒晉唐,古韻悠長,正楷娟秀端莊,行書清新婉美,草書飛白大氣。蔡襄的書法自成一體,對後世影響較大,蘇轼、黃庭堅、米芾都曾先後臨摹、學習過他的書法。

蘇轼在《東坡題跋》中曾這樣評價蔡襄:“獨蔡君谟積學深至,心手相應,變态無窮,遂為本朝第一。”黃庭堅也在《山谷文集》中寫道:“蘇子美(蘇舜欽)、蔡君漠皆翰墨之豪傑。”蘇轼、黃庭堅對蔡襄的評價極高,贊他為“本朝第一”、“翰墨豪傑”,足見蔡襄書法成就之高。

吳用寫假信(水浒吳用造假信)3

《宋史·蔡襄傳》記載,宋仁宗當時十分喜愛蔡襄的書法,曾“制元舅隴西王碑文,命書之”,又“令書溫成後父碑”。蔡襄的書法作品能得到君王的賞識和認可,是一種莫大的榮幸。

《蔡襄傳》還記載了時人争相購買其作品的盛況。當時蔡襄為範仲淹、餘靖、尹洙、歐陽修四人作《四賢一不肖詩》,贊揚四人忠勇直言,諷刺朝中權貴。這首詩針砭時弊、書法獨步天下,“都人士争相傳寫,書者市之,得厚利”。蔡襄作品一出,一時洛陽紙貴。而蔡襄之名更傳于外邦,“契丹使适至,買以歸,張于幽州館”。可見當時蔡襄的名氣已遠播寰宇。

但是,“蔡襄說”并非無懈可擊。蔡襄生活的年代早于蘇、黃、米,且後三人都學習過蔡襄的書法,按理說,“蔡”應該排在首位而非末位。這個纰漏至今沒有合理解釋。

吳用寫假信(水浒吳用造假信)4

三、“蔡”乃蔡京,非蔡襄?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蘇黃米蔡的“蔡”,就是蔡京,并非蔡襄。

這種說法認為,所謂蘇黃米蔡,并非按照書法成就大小排序,而是按照時間來排位。蘇轼生于1037年,卒于1101年;黃庭堅生于1045年,卒于1105年;米芾生于1051年,卒于1107年;蔡京生于1047年,卒于1126年。蘇黃米蔡正是按照他們去世的先後順序排列而成。

正如明人孫鍍在《書畫跋跋》中寫道;“宋四大家其蔡是蔡京,今易以君漠(蔡襄),則前後輩倒置。”古人曆來重視“長幼有序”,這也為“蔡京說”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撐。

吳用寫假信(水浒吳用造假信)5

明人安世鳳在《墨林快事》中曾為蔡京鳴不平;“蔡京又勝于蔡襄,今知有蔡而不知有他蔡。”清人杭世駿在《訂訛類編續編》中也寫道:“蘇黃米蔡非蔡襄。”由此判斷,“蔡京說”于明清時期一度占據了主導地位。

成書于明代的《水浒傳》,大約也受到了上述說法的影響,而故事的背景年代又是蔡京的生活年代,故而作者采用了“蔡京說”。

但是,“蔡京說”也存在纰漏之處。《宋史·蔡京傳》中對蔡京的書法成就隻字未提,隻說蔡京曾被“拜中書舍人”。“中書舍人”是一個專為皇帝起草、撰寫诏書的官職。蔡京在這個崗位上算專業半對口。

此外,蔡京在徽宗時曾四任宰相,位極人臣、權傾朝野,不排除有趨炎附勢之徒阿谀奉承,硬生生将蔡京擠進“蘇黃米蔡”之中的可能。

吳用寫假信(水浒吳用造假信)6

四、“蔡襄說”更勝一籌

那麼,蘇黃米蔡的“蔡”,到底是蔡襄,還是蔡京呢?

其實,這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段公案。

正如明代書畫鑒賞家張醜在《清河書畫舫》中所說:“宋人書例稱蘇、黃、米、蔡者,謂京也。後人惡其為人,乃廳去之而進君漠書耳。”這段話基本講明了“蔡京說”和“蔡襄說”的由來。人們厭惡奸臣蔡京的為人,因而讓書法出衆又仗義執言的蔡襄取而代之。

而這,也正是國人摒棄不良價值、堅守道德底線的完美縮影。

吳用寫假信(水浒吳用造假信)7

中國書法,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古人精神信仰的現實載體。古人練習書法,不僅追求字迹工整端莊,更強調精神操守的升華。蘇轼屢遭貶谪仍筆耕不辍,黃庭堅博學多才仍剛正不阿,米芾淡薄名利仍勤學苦練,蔡襄不屈權貴仍直言上谏,他們的書法作品正是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操的真實寫照。

反觀蔡京,《宋史·蔡京傳》說其人“天資兇谲,舞智禦人”,“無複廉恥,見利忘義”,甚至将他列入了《奸臣傳》。蔡京的書法作品雖筆法姿媚、造詣頗深,但他玩弄權術、人格低下,沒有資格與蘇轼、黃庭堅、米芾相提并論。所以,小編更認同“蔡襄說”。因為,這才是我們整個民族的價值認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