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複的腹痛讓一些人來到醫院檢查,最後發現了體内存在膽囊結石。醫生往往會建議你采取摘除膽囊的方式來治療。但很多人都覺得,膽囊摘掉了健康肯定會受影響,為什麼不用“保膽取石”的方法?又能拿走人體内的膽結石,也能保留膽囊,說不定還能有用。
過去,保膽取石确實是應對膽結石的常用方法,尤其是在國内,很多患者都更願意接受保膽取石的方法來治療。但是保膽取石的結果如何?或許很多人都不了解。
保膽取石面臨的2大争議,或許很多人毫不知情
争議一:取石後反複發作的膽結石
臨床上發現,保膽取石後仍然有非常多的患者會出現膽結石複發的問題。曾有調查數據發現,在439名保膽取石患者身上,随訪10年後有41.5%的患者複發了膽結石。
争議二:保膽取石後增加癌變風險
有研究發現,保膽取石後發生膽囊癌的事件不少,而國内外也有不少醫生發現,保膽取石後,确實有更高的癌變風險。雖然目前沒有足夠的數據支撐這一觀點,但這樣的争議也影響了醫生的決策,讓保膽取石逐漸在國際上被淘汰,畢竟癌變可不是鬧着玩的。
很多患者在查出膽結石後,更願意接受保膽取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希望能夠保留自己原本的膽囊,畢竟是身體的一部分。但他們不知道的是,保膽取石後,留下的是健康的膽囊還是已經生病、高癌變風險的膽囊很難判斷。如果一味地要求留下自己的膽囊,或許面臨的不僅僅是複發的膽結石,還有更高的膽囊癌風險。
查出膽結石,隻能被動選擇摘膽囊嗎?
既然查出膽結石後,并不建議采取保膽取石的手段來治療,豈不是一定要摘膽囊?
其實,摘除膽囊并非唯一的辦法,因為它也有一些弊端。
先來說說膽囊切除手術的好處,主要有2點:
其一預防未來發生膽囊癌的事件。對一部分膽囊結石患者來說,體檢查出的結石就算保膽取石了,最後仍然可能複發。而切除膽囊後,就能夠很好地避免這個問題。
其二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減肥的作用。對一些體型肥胖,存在血脂異常、脂肪肝等疾病患者來說,營養過剩很可能為健康帶來隐患。而切除膽囊後,會因為膽汁直接參與食物的消化吸收,而加快營養物質的消化,從而對減輕體重也有幫助。
但是問題也随之出現了。
摘除膽囊後,如果你本身就屬于體型消瘦,腸胃問題比較差的人群,更容易因此加重不适,對食物的消化吸收産生不好的影響,從而出現體重驟減,容易腹部不适等問題。
而且膽囊切除後,沒有了存儲膽汁的空間,如果沒有按照一定的飲食習慣來進食,就可能因為膽汁持續的分泌,流入胃部、腸道内,而帶來不适的症狀。而且考慮到膽囊切換後身體需要休養一段時間,如果吃了油膩、高熱量的食物,也可能引發脂肪瀉,增加消化的負擔。
所以,面對膽囊結石,是選擇保膽取石,還是切除膽囊的方式來治療,其實各有利弊。但是目前國内更多的還是結合人們的意願,采用保膽取石的方法,但更優先推薦采用切除膽囊的方式,也是出于對預後的考慮。在手術前,也該了解清楚,兩者的區别以及預後的情況,學習國外的膽囊摘除術,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了,解決膽囊結石最好的辦法肯定是從預防結石出現開始。和大家分享一些膽囊結石的誘因,如果你有也該引起重視,别等到查出結石再糾結。
體型肥胖,導緻膽汁比例失調,更容易誘發膽囊結石;
在女性身上,尤其是年長的女性身上,更容易出現膽結石,主要是受到性别和年齡的影響;
長期飲食不均衡,一直吃素食或者經常吃高油脂低纖維的食物,都可能導緻膽汁比例失調,增加膽結石的發病風險。
曾經接受過胃切除手術或者腸切除手術的患者,也會面臨較高的膽結石風險。
在這些誘因中,飲食可以說是比較容易調整的一點。如果你能學會健康的飲食方式,或許也能提前預防膽結石,也就不用面臨保膽取石還是切除膽囊的“兩難局面”了。
參考資料:
【1】膽結石能不能“保膽取石”?專家建議:慎重 人民網 2021/10/23
【2】對保膽取石曆史和現狀再認知[J].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王向, 張永傑. 2021, 41(6):6.
【3】這個被國外指南淘汰的保膽取石術,終于被踢出中國專家共識 丁香園 2021/9/29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