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懷天下的幾個事例:
1、将相和:
将相和主要是講了廉頗和蔺相如的故事,廉頗不服蔺相如而蔺相如為了國家大局不計較個人恩怨,廉頗知錯就改,負荊請罪,兩個人為了國家抛卻前嫌,共同輔佐趙王,其情可嘉。
2、周恩來立大志: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在少年時代立下的宏偉志向,表現了為國家和民族而奮鬥終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3、範仲淹有志于天下:
範仲淹兩歲的時候就失去父親,家中貧困沒有依靠。他年輕時就有遠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國家大事作為自己應盡的責任。他發奮讀書,有時晚上困了,就用冷水沖頭洗臉。有時連飯也吃不上,就喝粥堅持苦讀。做官以後,常常情緒激動的談論天下大事,奮不顧身。以至于有讒言而被貶官,由參知政事降職作鄧州太守。範仲淹刻苦磨煉自己,吃東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僅自給自足。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4、魯迅三改志願:
看到英美海軍強大,他認為中國要富強,也必須走這條路,于是毅然考入南京水師學堂;後來他又發現,中國人被稱為東亞病夫,決心把中國人改變為強種人,于是就到日本學醫;最終他發現中國人需要治療的是靈魂,于是,他棄醫從文,決心以改變中國人的思想為志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