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健脾祛濕熱最快的湯

健脾祛濕熱最快的湯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12:51:03

健脾祛濕熱最快的湯?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芳村醫院消化科主任陳延,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健脾祛濕熱最快的湯?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健脾祛濕熱最快的湯(據體質辨濕邪推薦三款祛濕湯)1

健脾祛濕熱最快的湯

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芳村醫院消化科主任陳延

春季過後身體内因為天氣的原因積累了很多的濕熱,抽濕機、幹燥劑可以幫助我們清除房間中、衣櫃裡的濕氣,但人體内的濕氣如何才能祛除呢?這個可就要因人而異了。

根據平時的體質和感受的不同濕邪,我們大概可以把與濕相關的體質狀态分為三類:濕熱型、脾虛濕阻型和寒濕型,并針對不同體質給予恰當的食療。

濕熱型

在嶺南地區是最常見的一種症型,其主要表現為:身體困重,老想睡覺,覺得口幹但不喜歡喝水,自覺胸悶或自覺肚子發脹,有消化不良的感覺,大便偏爛,有時大便偏臭,肛門有時有發熱感,小便黃,舌苔偏厚而較黃,這種人容易上火,不能吃熱氣的東西。常用的祛濕湯可選用:① 木棉花苡米瘦肉湯;② 荷葉冬瓜苡米湯。

木棉花性平而味淡,既有清熱,利濕,解毒之功,又不會傷及脾胃,是一味非常好的清熱祛濕藥,配以祛濕健脾的苡米,能夠有效地祛除體内的濕熱;如果熱比較明顯,大便臭,小便黃,口幹口苦的人可以在湯中加入金銀花 15克,或葛花 10克;如果肢體困重、肚子脹滿比較明顯的可以在湯中加入陳皮 10克。

鮮荷葉味苦辛而性涼,有很好的清熱消暑之功,佐以祛濕能力較強的苡米,清熱能力較強的冬瓜,尤其對小便色黃,喉嚨疼痛等濕熱較盛的人更為适宜。

脾虛夾濕型

廣東人體質單薄,平素脾胃虛弱的人較多,脾胃是運化水濕的重要髒器,脾胃虛弱,不能運化水濕,則一遇潮濕天氣,就容易感受濕邪,而出現全身困重,四肢無力,口淡口黏,食欲不振,小便色淡,大便雖爛但不臭,有時夾有不消化的食物,苔多白而膩等情況,這就屬于脾虛夾濕型。針對這種情況,一般的處理應該是以運脾化濕為主,常用的祛濕湯可選用:眉豆冬菇炖雞腳。

眉豆能健脾滲濕,冬菇養胃、健脾、開郁,雞腳是廣東湯常用之物,既不油膩,且富含膠原蛋白、骨膠原,又能健筋骨,合而為湯,醇香清潤可口,健脾益胃、利水祛濕,是脾虛濕阻時的養生靓湯之一。

寒濕型

随着氣候變暖,感受寒濕的情況是比較少見的,但由于過度吹空調或進食寒涼的東西,有時也會出現感受寒濕的情況。從症狀上來說,寒濕型與濕熱型及脾虛夾濕型的情況類似,主要的區别在于其有寒,感覺怕冷,乏力,很多人會根據這一情況認為自己是脾虛或陽虛,但脾虛或陽虛的人舌苔不厚,而這類人舌苔較厚,吃了生冷的東西或腹部受涼後症狀反複比較明顯。治療此種類型需祛除寒濕,能夠祛除寒濕的中藥很多,如花椒、草果、蔻仁、胡椒、八角、茴香等,常見有些人整天覺得有氣無力,周身困重,去吃一次麻辣火鍋,馬上會覺得生龍活虎,這就是寒濕為患的特點;但這些藥物過于溫燥,長期使用對廣東人來說未必合适。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種比較平和的祛寒濕的湯:紫蘇葉煲黃骨魚

黃骨魚是無鱗的河魚。中醫和民間都認為,無鱗的魚養陽滋補。紫蘇為散寒行氣和胃的解表類中藥,有鮮香和微帶惹味的辛辣。以鮮紫蘇葉滾黃骨魚,鮮香美味,有養陽健脾、祛濕醒胃之功,老少皆宜。

濕熱型——木棉花苡米瘦肉湯

木棉花 2朵

或幹品 30克

苡米 15克

瘦肉 250克

生姜 3片

制法:将上述材料洗淨,瘦肉切塊,加入清水 2500毫升(10碗量),煲一個半小時。

脾虛夾濕型——眉豆冬菇炖雞腳

眉豆 100克

冬菇 50克

雞腳 3對

紅棗 5個

生姜 3片

制法:各物分别洗淨。眉豆、冬菇去蒂,紅棗去核稍浸泡;雞腳去甲、敲裂。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 2000毫升(約 8碗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一個半小時,下鹽便可。

寒濕型——紫蘇葉煲黃骨魚

鮮紫蘇葉 50克

黃骨魚 400克

生姜 3片

制法:鮮紫蘇葉洗淨;黃骨魚宰洗淨,起油鍋,爆香姜,煎魚至微黃,加入清水 1250毫升(約 5碗量),武火滾沸後改中火滾約 10分鐘,撒入紫蘇葉片刻後下鹽即可。

(本文來源:廣東省中醫院微信訂閱号,微信号gdhtcm)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