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對農村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比如說完善基礎設施,村村通、水電網改造、危房改造等,這些都讓農民的生活質量提升。而随着村容村貌的變化,農村人的生活幸福感迎來了提升。
不過如今的農村亂象也多了起來,宅基地方面,有人在農田裡建房,有人建造多處住宅,還有人将其賣給城裡人;耕地方面,有人在農田裡進行非農業設施建造,有人直接荒着不種地。
為了管理宅基地和耕地,近年來國家也加大了監管力度,對違規行為進行重點處理和批評。同時,官方也強化了“一戶一宅”、“一戶一田”政策,很多人不明白,這兩個各代表什麼含義?多大面積算一宅?多大面積算一田?
一、“一戶一宅”知多少早在2013年時,官方就開始對宅基地和耕地進行确權,2018年時耕地确權工作結束,緊接着官方又提出在2020年底前對宅基地進行确權,隻要是符合“一戶一宅”,且面積不超過當地規定的都可合法确權,其他違規情況是沒有資格确權的。
在确權時,不少地方發現“一戶多宅”現象比較嚴重,多出來的部分自然是無法參與确權工作的。其實1987年時國家就以法規形式确定了“一戶一宅”,且面積也不能超過各省市規定的标準。不過當時各地管理比較寬松,并沒有重視起來,農民建房依舊比較随意,沒人提前申請宅基地,以至于亂象層出不窮。
而盲目建房的背後,卻是自建房或宅基地的閑置,農村規劃也不是太好,空間上比較淩亂。因此,2008年時官方又提出有建房資格證才可建房。
這幾年裡,“一戶一宅”的政策再次得到了強化,那麼如何理解它呢?
那麼“多少算一戶”呢?“一戶”是指戶口在村集體内,且享有村集體資産分配的一戶人家,也就是村集體内的常住戶口,可享受集體資産紅利,隻有這樣才有資格申請宅基地。
“一戶”内有多少人呢?其實人口并沒有上限,一般1-3人是小戶,4-5人是中戶,6人及以上是大戶。可能部分戶口,家族内一直沒分戶,小輩成家立業依舊沒分戶,此時人口就會偏多,但還是算一戶。反而,如果兒子婚後和父母分戶,那就是“兩戶”。
那麼,“多少算一宅”呢?
對于一宅面積多少,其實不同省市的要求各不同,每個地區都會因地制宜的作出規定,且因人口不同,所能申請的面積也不盡相同,但不管面積多大都算是一宅,50平方米、150平方米都是一宅。
通常而言,1-3人的家庭可申請的面積為75㎡,4-5人的家庭可申請100㎡,6人或以上的家庭可申請120㎡。像廣東梅州市,最大隻能申請80㎡;安徽宅基地最大申請面積為160㎡;江蘇為135㎡;河南為134㎡;江西為180㎡。
因此各地都需要遵守相關規定,如果家裡兩兄弟分開居住,戶口還在一起,此時也會出現“一戶多宅”現象,此時就要及時去當地派出所申請辦理分戶手續,這樣才能确保兩套房均能确權。
二、“一戶一田”
随着農民陸續來到城市裡生活定居,部分地區的農田也出現了一定的閑置,有人則是将其流轉出去,但也有人嫌麻煩直接任由其荒廢,為此,官方也明确強調,閑置2年以上的可回收。
不過對農民而言,困擾大家的還要數土地利用率低、生産效率低、成本高。畢竟農村耕地多是“小地塊”、“分散”模式,就連流轉出去都比較困難。
在“二輪承包”時,因不同地塊土地的性質不同,通常水田肥力足,産量高,旱田相對要次一些。為了确保相對公平,這才小塊、分散分配土地。
但在農業現代化的今天,這種經營方式已被淘汰了。為此,近年來不少地方鼓勵“一戶一田”,将農民分散的土地集中起來,比如說家裡有8畝地,原本是分散在6個不同地塊,如今将其合并到一起,形成了一塊“大農田”。可見,“一田”是沒有上限的,家裡分到的農田多,面積就越大,反之亦然。
一戶一田的優點是讓土地更好的利用,生産效率提升,減少了奔波時間,提高了土地利用程度。農民流轉給大戶更容易一些,也可将其入股到村集體内,從而多出一筆收入。
早在2015年時,蚌埠市就試點了“一戶一田”,而2019年時,官方也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在村民意願的基礎上進行“一戶一田”調整。也就是說,一戶一田是農民自願的,并非強制性的,不過筆者的村莊2018年時就已完成了一戶一田分配,幾年下來農民滿意度頗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