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知道的越明白,理解的越透徹,那麼行動起來就越堅定不移,行動的越是堅定不移,那麼對事情的理解和認識就會更深更透徹。這句話出自《朱子語類》,是朱熹與其弟子問答的語錄彙編。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則知之愈益明,出自宋代思想家朱熹的《朱子語類》,意思是知道和理解得越清楚,行動和實踐越紮實,進而認識和理解也就會更加清楚。
《朱子語類》此書編排次第,首論理氣、性理、鬼神等世界本原問題,以太極、理為天地之始;次釋心性情意、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及人物性命之原;再論知行、力行、讀書、為學之方等認識方法。又分論《四書》、《五經》,以明此理,以孔孟周程張朱為傳此理者,排釋老、明道統。
朱熹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他繼承了北宋程颢、程頤的理學,完成了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認為理是世界的本質,“理在先,氣在後”,提出“存天理,滅人欲”。朱熹學識淵博,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乃至自然科學都有研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