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體(antibody)是指機體由于抗原的刺激而産生的具有保護作用的蛋白質。它(免疫球蛋白不僅僅隻是抗體)是一種由漿細胞(效應B細胞)分泌,被免疫系統用來鑒别與中和外來物質如細菌、病毒等的大型Y形蛋白質,僅被發現存在于脊椎動物的血液等體液中,及其B細胞的細胞膜表面。抗體能識别特定外來物的一個獨特特征,該外來目标被稱為抗原。
2、19世紀後期,V on Behring及其同事Kitasato研究發現,用白喉或破傷風毒素免疫動物後可産生具有中和毒素作用的物質,稱之為抗毒素(antitoxin),随後引入“抗體”一詞來泛指抗毒素類物質。抗體(antibody,Ab)是B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後增殖分化為漿細胞所産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體液中,是介導體液免疫的重要效應分子,能與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發揮免疫功能。1937年,Tiselius和Kabat用電泳方法将血清蛋白分為白蛋白、α1、α2、β及γ球蛋白等組分,并發現抗體主要存在于γ區,因此抗體又被稱為γ球蛋白。随後,經1968年和1972年的世界衛生組織和圈際免疫學會聯合會讨論決定,将具有抗體活性或化學結構與抗體相似的球蛋白統一命名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Ig可分為分泌型Ig(secreted Ig,SIg)和膜型Ig(membrane Ig,mlg)。Slg主要存在于血液和組織液中,行使抗體的各種功能;mlg主要構成B細胞膜表面的抗原受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