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朝聞道,夕死可矣”出自孔子的《論語·裡仁》。對孔子的“朝聞道,夕死可矣”一語,曆史上有不少學者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如朱熹在《集注》裡說:“道者,事物當然之理,苟得聞之,則生順死安,無複遺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時近。”在朱熹看來,“道”則事物當然之理。
今天,我們不少人的理解為“早上聽聞到“道”,晚上就算是死了,也沒什麼可怕。”比較多的理解是“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算是死了,也沒什麼不足惜的。”人們比較一緻的看法“道”即“真理”。其實,愚以為,這都不是孔子的“道”的本義。
怎樣才能正确理解孔子的“朝聞道,夕死可矣”中的“道”。我們應該首先要對孔子的整個身世進行全方位了解。
孔子出身于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家境貧寒,又處于亂世之中。孔子是中國曆史上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也是一個才華得不到施展的政治家。他一生的政治主張是“仁”、“克己複禮”。但在戰國時期那個紛亂的年代,他的政治主張根本就沒有施展的機會。因此,為了宣揚他的政治主張,而開始了他周遊列國的艱辛之旅。他從55歲棄官離開魯國,一直到68歲,離開衛國返回魯國,前後長達十四年之久。以魯國為原點,輾轉周圍各諸侯國。但他的政治主張都沒有得到各諸侯國的認同,最終隻得從事教育事業。
孔子作為中國曆史上的一個大思想家,首先是政治思想家,面對春秋末年禮壞樂崩,社會失序,面對“無道”的社會現實,孔子也企圖自覺地擔當起拯救時弊的重任。懷着對古帝王的“王道”政治的向往,通過閱讀研究“六藝”等古代文獻,加之對當時社會的深刻思考,孔子形成了自己的關心社會治理的思想和主張,并希望跻身于自己的父母之邦——魯國的仕途,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但終生不得實現。正如他自己所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論語·子路》還說,“如有用我者 ,吾其為東周乎?”《論語·陽貨》從這裡孔子的政治雄心可見一斑。
那麼,孔子的“道”是什麼呢?我們縱觀孔子的一生和儒家學說,就會發現,孔子一生的言行和追求都是一個字“禮”,即以禮治國,以禮來規範人們的言行,從而達到淨化社會的目的,“克己複禮”就是孔子政治主張的核心。這就是孔子的“道”。
孔子的“道”不同于佛家和道家的“道”。佛說“道”是“空”,道家的“道”是“無”,佛、道兩家雖然修法不同,但“道”是一樣,就是萬法不離其宗,即大道歸一。“空”、“無”即萬物之本,道生萬物。顯然,孔子的道是不同于佛、道兩家的“道”。
由此看來,孔子“朝聞道,夕死可矣”,我們可以理解為孔子對其一生苦苦追求的慨歎。既不是朱熹的“事物當然之理”,更不是我們今天理解的“真理”。而是他所孜孜以求的“禮”。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如果早上聽到“禮”的實施,就算晚上死了也不足惜。這正是孔子對他終身沒有實現他的政治抱負的仰天長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