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值得逛的實體飾品店?撰文/李可馨編輯/楊博丞“平價”來勢洶洶,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有沒有值得逛的實體飾品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撰文/李可馨編輯/楊博丞
“平價”來勢洶洶。
比如盲盒的平價生意,被名創優品、TOP TOY打了下來。再比如眼鏡、咖啡、彩妝,都已經是高溢價與平價兼備。平價優質是否為主導,成了判斷消費行業是否成熟的标準之一,
這次輪到飾品:曾經動辄上千上萬、隻為特殊紀念而購買、佩戴的“金銀珠寶”,如今正被低至百元以下、可用作日常穿搭的“锆石、合金、銅”所取代。
受益于人群代際更替、上遊供應鍊成熟、市場空位新機會,這些物美價廉的平價飾品,得以亮晶晶的閃耀在各大購物中心的“新一代飾品店”内。
這些新興飾品店,大都有相同的“模闆”,即号稱“飾品界的ZARA”,外加costco會員制策略。但有時候,越是稱為優勢的,往往也是最大的軟肋。
新興飾品店長啥樣?
用幾個詞語形容,先建立大體印象:門店大、産品多、價格低、服務細。
新興飾品店打破了傳統飾品店20~40平米的小店模式,把門店面積擴大到二三百平左右,從而能在商品陳列、動線設計、打卡空間設計上擁有更多發揮餘地。
每個品牌都擁有自己主色調,偏倉儲風格的工業感設計,也是近幾年流行的裝潢風格。比如在onions洋蔥倉庫裡,整體店鋪主色調貼合店名中“洋蔥”的元素,使用了奶白色與淺紫色作混搭。
動線設計并非為簡約的直線型,而是如螺旋狀路線,或者弧形設計,又或者分塊設計,以此打造出十幾面精美的首飾牆,從而增強消費者的“逛感”,延長在店的停留時間。
除此以外,還為目标消費客群設置了獨立的打卡拍照空間,比如透明的擺件、弧形外立面、logo标志以及吊頂的光影設計,方便在此輕松出片,增強消費者的社交和分享欲望。
産品方面,品類豐富、風格多元,翻新速度快。店内的所有飾品陳列區一目了然,除發飾、手鍊、項鍊、發箍、帽子等配飾外,品類最豐富的是耳飾相關産品,甚至還有為“耳夾耳骨夾”設立的單獨貨架。
産品風格多元化是此類飾品品牌的另一特點,各類風格均可在店内找到,日常通勤款、年會宴會款、郊遊出行款等等,各種生活場景中的穿搭配飾基本都可以在此得以滿足。
号稱快時尚的新興飾品店,上新速度也非常快,據稱,onions洋蔥倉庫每周上新500款新品,BA飾物局每周上新大約300個SKU,通常一周兩次上新,單月上新産品多達1000款,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選擇。
從整體價位來看,價格定位親民,商品均低于兩百元。無論是耳飾、手鍊還是項鍊,商品原價基本分布在30元至200元之間,發飾因材質不同,價位在幾元至幾十元不等。
而且這些品牌幾乎全部實行會員制策略,即首筆消費滿99元即可成為會員,後續購買産品均可享受5折優惠。
新興飾品店在服務上,也做了很多人性化設計,用細節來迎合消費者喜好。
在傳統飾品店,導購緊跟消費者的行為其實已經不再适合當下年輕人的消費習慣,能夠在不受壓迫的環境裡自由地選擇和猶豫,是當下消費者們更加青睐的服務方式。
在新興飾品店内,大多數時間裡,店員不會去打擾正在選品的顧客,在觀察到顧客有相關需求時,才會上前送上挑選飾品的小籃子,并且在籃子内還會貼心放置酒精消毒棉片,讓消費者的試戴過程更加安心。
值得一提的是,洋蔥倉庫Onions、BA飾物局還提供免費将耳釘換成耳夾的服務,ACC超級飾會員可以享受炫彩魔方收納盒等服務。
無須過多贅述,新興飾品店興起,是在人際代際轉換、供應鍊成熟、市場分散機會中找到了生存空間。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飾品消費需求用戶規模預計将達到10.5億人次,市場規模達2000億以上,且每年保持近20%增長。
在此增長速度刺激下,一衆新興飾品店,也在不斷俘獲資本青睐。據統計,近兩年先後有ACC超級飾、BA飾物局、myFlair美範、Vingt Ans、THEYKNOW等品牌獲得資本押注,這其中,ACC超級飾成立之初就獲10億元注資,投資方包括小米、名創優品。
外表看起來光彩奪目,内核也一定熠熠生輝嗎?好像也未必。
是一門好生意嗎?
從各家披露的相關數據來看,新興飾品店吸金能力變現不俗。
ACC超級飾二三線城市店鋪,月銷售額均值在50萬元上下,一線城市核心門店業績可達100萬元/月;BA飾物局的店鋪月銷售額在50萬上下,部分一線城市門店可以達到80萬元到100萬元;洋蔥倉庫目前僅在上海環球港開設了一家門店,月均銷售額也達到了100萬元上下。
BA飾物局創始人楊李甚至還透露,“所有門店都處于盈利狀态”。在這種情況下,新興飾品店的毛利率究竟如何呢?
“珠寶配飾行業一直有高毛利特性,而新興飾品店的配飾,材質大多為锆石、合金、銅等,利潤可能也更高。單品售價30元飾品,進貨加包裝禮盒等費用,可能還不到10元,毛利60%還是有的。”一位零售從業者告訴我們。
再往深層次扒,我們對單店盈利模型,做一個簡單測算。
赢商網曾對全國176家門店進行分析研究發現,這些新興飾品店的選址策略呈現出相同規律:高線城市、核心商圈、主流購物中心。
而在購物中心内部的具體落位上,則往往與年輕人喜歡的品牌為鄰,如喜茶、泡泡瑪特、完美日記等。誠如ACC超級飾副總經理Jason表示,“相比奢侈品,ACC更願意看場子裡有沒有喜茶、奈雪、KKV等調性相近的品牌。”
這樣的選址和落位,意味着不低的租金成本。不妨拿熟悉的品牌喜茶作為參照,一線城市喜茶門店每月租金成本約在13萬左右。而相比喜茶常在一層人流大的地點,新興飾品店往往多集中在負一層,所以門店成本可能更低。而根據奈雪的茶招股書測算,門店月租金成本平均不到7萬元。
但相比喜茶、奈雪對購物中心擁有較高的議價能力,新興飾品店還未形成規模效應,我們不妨暫将月租金成本定為7萬。再做下交叉驗證,一般購物中心負一層生活配套每平米租金約在300元左右,而新興飾品店門店面積多在二三百平,故而這一租金成本基本成立。
再看人力、水電成本,員工按雙班倒需8人左右,平均工資按6000元計算,人工成本月支出為4.8萬元;水電雜費名創優品同類型門店一年費用為2.4萬元,故而新興飾品店月水電雜費估約為0.2萬元。
最後看裝修、折舊費用攤銷。喜茶、奈雪門店裝潢相對零售店更加注重空間設計,這裡不妨還以名創優品為參考,名創優品單位面積裝修、貨架投入為3000元/平米,按200平米、折舊攤銷3年計提,每月折舊、攤銷費用為1.67萬元。
因為新興飾品店的飾品,在材質、設計、質量上都有所提高,我們将毛利按55%,購物中心扣點按18%計算,最終得到新興飾品店的淨利潤約在23%左右。
23%是怎樣概念呢?名創優品一線城市門店的淨利潤也不過才18%左右。
能否誕生大品牌?
在毛利率并不低、單店盈利模型表現不俗的情況下,便可進一步讨論新興飾品店的“規模效應”。
目前,喜茶在深圳門店基本處于飽和狀态,門店數量為85家,人口數量為1299.4,也就是說在一線城市基本飽和狀态下,每萬人擁有門店數量為0.065。
照此計算,當北、上、廣飽和狀态下,門店數量天花闆分别為122、140、84家。新興飾品店在一線城市北上廣深門店數量天花闆為431家。
但實際情況是,飾品店競争正處于搶位關鍵期,而且飾品生意并不似餐飲那樣剛需高頻,更重要的一線城市優勢點位是有限的。
尤其,若達到盈虧平衡線,對人流量要求也不低。根據上述測算,一線城市門店月入77萬才可達到盈虧平衡線,而根據BA飾物局公開的130元客單價測算(其他品牌門店大衆點評上平均客單也在這個範圍内),每天單量約為198單。
而上述零售從業者告訴我們,“一般零售部分顧客開單率為10%,也就是100人進店,有十個人買東西”,也就是說,每天進店的客流量為1980人。
購物中心門店每天運營時間一般為12小時,也就是說每小時進店客流量為165人。當進店客流量為165人時,意味着每小時從門店經過的客流量要達到1650人。
能滿足如此客流量購物中心,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向下沉市場擴展,同時重新進行相應的門店布局,必然是新興飾品店未來發展的主方向。
BA飾物局就曾對外宣稱,到下一階段,會把門店開設到三四線城市,并以坪效提升為導向進行門店規劃。未來三年,BA飾物局的線下門店計劃增至600家以上。
擴大品牌的規模,有利于提高在供應鍊、渠道上的話語權,但這終究是一場既追求速度,又追求效率的遊戲。
數字化運營、全托管加盟模式,無外乎是為這場速度與效率的比賽,增添勝算的籌碼。數字化管理雖聽起來悅耳,無外乎還是要遮蓋庫存周轉的難題。
有業内人士指出,求新、求快、求全的快時尚模式,對庫存周轉的要求很高,上萬款的飾品,需要根據不同金屬材質的氧化特性,設定庫存流轉周期,避免商品在銷售時出現已變色、受損等問題。
“很難通過若幹個SKU撬動整個市場。”楊李曾公開表達這種困難,“因為它SKU太多、太分散,潮流與内容的更換又太快,實際上是比起服裝還有一個量級的提升。”
顯然,“快時尚”設定,看似是優勢,但也是軟肋。此外,新興飾品店的規模化,至今仍不明顯。ACC超級飾、BA飾物局的門店數量,也不過剛剛才破10家。
盡管有不少品牌獲得融資,但基本都還維持在一輪。有投資人稱,“資本一般追求更快的增長和爆發。飾品品牌通常需要時間積累才能做起來,比較難滿足資本對投資速度迅速回報的要求。”
或許,新興飾品店做大做強,也該想想拓品類、做副牌的事情了。
本文源自Donews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