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第一單元知識點總結
序言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美麗
1、化學: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變化規律的科學。
2、化學變化的實質: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分子的分裂和原子的重新組合是化學變化的基礎。
3、門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發現和編制。
課題一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1、物理變化實例:石蠟熔化、水結成冰、汽油揮發
2、化學變化實例:煤燃燒、鐵生鏽、食物腐敗、呼吸
3、區别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依據: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4、物理性質關鍵詞:顔色、狀态、氣味、密度、溶解性、揮發性、熔點、沸點、硬度、吸附性等
5、化學性質:可燃性、氧化性、穩定性、助燃性、還原性等
6、性質和變化的 在變化語句中加“能”或“可以”等詞語,變成了相應的性質。
課題二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一、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1、點燃前:紅色固體,呈圓柱狀
2、點燃中:
蠟燭火焰:分三層,外焰(溫度最高)、內焰、焰心。
産物: (1)在蠟燭火焰上方罩一個幹冷的燒杯(實驗)--燒杯内壁有水霧(現象)--有水生成(結論)
(2)把燒杯正方,倒入澄清石灰水震蕩(實驗)--石灰石變渾濁(現象)--有二氧化碳(結論)
結論: 石蠟 氧氣 點燃 二氧化碳 水
3、熄滅後:産生白煙(石蠟的固體小顆粒)
二、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氣體的探究
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2、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條熄滅
3、空氣的成分: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
4、結論: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較多,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含量較多。
課題三 走進化學實驗室
1、反應容器: 可直接受熱的:試管、蒸發皿、燃燒匙
能間接受熱的:燒杯、錐形瓶(加熱時,需加石棉網)
2、取用儀器:藥匙(用來取粉末或小顆狀固體)、鑷子(用來取塊狀或較大顆粒固體)、膠頭滴管(用來取少量液體)
3、不能加熱的儀器:量筒、漏鬥、溫度計、滴瓶、集氣瓶、廣口瓶、細口瓶
4、“三不準”原則:不嘗、不觸、不聞。
5、用量原則:嚴格按規定用量取用;無說明的——液體取1-2ml,固體蓋滿試管底部即可。
6、剩餘藥品: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棄、不帶出實驗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7、取用大量液體時可直接用試劑瓶傾倒。
步驟:
①瓶蓋倒放在實驗台(防止桌面上的雜物污染瓶塞,從而污染藥品);
②傾倒液體時,應使标簽向着手心(防止殘留的液體流下腐蝕标簽),
③瓶口緊挨試管口,緩緩地将液體注入試管内(快速倒會造成液體灑落);
8、取用少量液體時可用膠頭滴管。要領:懸空垂直正上方。
9、量筒讀數時,視線應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
10、使用托盤天平時,要做到:①左物右碼②左盤質量=右盤質量 遊碼質量 即:藥品的質量=砝碼讀數 遊碼讀數③任何藥品都不能直接放在盤中稱量:幹燥固體可放在紙上稱量,易潮解藥品要放在燒杯中稱量。
11、加熱:先預熱,後對準液體和固體部位集中加熱;酒精燈是常用的加熱儀器,用外焰加熱。給液體加熱可使用試管、燒瓶、燒杯;給固體加熱可使用幹燥的試管。
12、給試管裡的固體加熱: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試管),先預熱後集中在藥品部位加熱。
13、試管炸裂的原因:
①被加熱的儀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熱前擦幹,以免容器炸裂;
②加熱時玻璃儀器的底部不能觸及酒精燈的燈心,以免容器破裂。
③燒得很熱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沖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應放在石棉網上。
14、儀器清洗幹淨的标準是:儀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就表明已洗滌幹淨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