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深圳華為搬東莞去了

深圳華為搬東莞去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6 08:13:09

“華為又要搬家了” ?

深圳華為搬東莞去了(你猜華為從深圳)1

今天,城叔的朋友圈可以說是被這一消息轟炸了,上一波“别讓華為跑了”的聲音還沒停,“華為搬去東莞”的消息又不胫而走。

2016年5月,一篇名為《别讓華為跑了》的文章在朋友圈廣泛轉發,文章稱,作為深圳科技産業支柱的華為,正打算拔營遷往東莞。事後,華為曾對傳聞予以否認。

而兩年後的今天(7月1日),微信群中又流傳出一張有關華為搬遷事宜的細節截圖:“7:30從坂田出發——8:10左右到大朗收費站——台中路——環湖路——華為溪流背坡村F區,至下午18點完成搬遷。”

連時間路線都已規劃好,華為當真要去東莞了?

消息是否确切,還要看華為的具體動作,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分析一下,華為搬家,為什麼東莞成為首選?

1

具體來說,華為要搬去的地方是“東莞松山湖”,從地理位置上來講,這裡距離深圳坂田很近,開車時間僅需50分鐘。

當然,搬到這裡肯定不僅僅是因為距離近,華為青睐東莞一定還有客觀原因。且看城叔來捋一捋。

土地?

對于華為這類大型企業來說,不斷發展就意味需要擴張,企業的用地顯得極為關鍵。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深圳房地産太多了,沒有大塊的工業用地了。”

而一位華為認識也透露。“目前坂田的地方不夠用,終端隻能在深圳天安雲谷租辦公樓辦公。”

可以說,工業現代化最主要的便是有土地來換取工業的成長,如果土地越來越少,越來越貴,産業成長的可能空間就會越來越小。

顯然,在吸引高端企業層面,東莞的土地便是重要優勢。

在東莞國土資源局網站上,一則關于《2017WG027地塊土地出讓合同信息公示》顯示,東莞出讓了一塊7.73萬平米的土地,受讓人是東莞綠苑實業投資有限公司。此外,該公司還獲得了WG026-028三宗大型商住土地,這三宗地塊位于松山湖東部地區。

而值得注意的是,工商資料顯示,東莞綠苑正是華為旗下公司,其企業法人是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也就是說,在東莞,華為有足夠的土地空間來換取工業成長。

配套?

如果東莞還是以前的東莞,那麼任正非或許不會選擇布局。

但事實是,東莞近年來的産業環境、政策、上下遊産業鍊等配套的發展,讓華為可以落地。

一個典型的例子便是華為的手機制造在東莞的發展。

OPPO、vivo、金立都發家于此,加上遷移過來的華為、酷派等,以及圍繞以上整機品牌,彙集于此的産業鍊企業,東莞正逐步成為中國本土手機行業的中心之一。

而手機制造的發展隻是東莞配套的一方面,其電子信息産業也有更大的布局。

當前,作為全球性信息産品制造基地,在上遊配套産品方面優勢明顯,産品直接面向國際市場,遠銷北美、歐洲、東南亞的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這些“配套”條件,或許也是華為看中東莞的原因。

房價?

很多人都說,“房價”是深圳的“死穴”、東莞的“利刃”,華為在東莞為員工提供3萬套住房,确實是很大的“餡餅”。

按照網傳分配方案,不區分樓棟、樓層、戶型,單價全部統一為8500元/平米,分配方案采取的是積分排序形式,入職年限、東莞常駐年限、年度績效、公司榮譽稱号等都能加分。

而根據CRIC提供的數據表顯示,深圳商品房(含一手住宅、公寓以及商辦)均價從2007年的14306元/平方米上漲至目前的57013元/平方米,漲幅為299%。而與此同時,東莞目前的商品房均價為18202元/平米。

正如一位華為人在《從深圳到東莞,一個華為員工的自白》裡所描述,“以華為人的收入在松山湖買個房子養老,基本上沒什麼壓力,但要在深圳現在擁有一套三居室,會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房價”有沒有驅使華為“搬家”?不好說,但“房價”卻實實在在地驅動了不少“華為人”願意去東莞。

生态環境?

對于城叔來說,深圳的生态環境在衆多大城市中一直是“佼佼者”,而東莞卻被看作是個“大工地”,擁有無數廠房以及打工仔、打工妹,被唱衰的東莞千瘡百孔。

但華為在東莞坐擁的松山湖畔,卻實實在在刷新了不少人的三觀。(看下圖)

深圳華為搬東莞去了(你猜華為從深圳)2

(圖片來源:東莞高新區網站)

據介紹,松山湖畔擁有8平方公裡淡水和14平方公裡生态綠地,14平方公裡是什麼概念,城叔大概算了算,這大約是四個紐約中央公園的面積,不用說,環境确實不錯。

而在這裡,華為終端總部項目完全按歐洲小鎮的建築風格建設,分為12個建築組團,分别模仿牛津、溫德米爾、盧森堡、布魯日、弗裡堡等。

大概,在當前大城市的擁擠、昂貴、環境差的各種“城市病”背後、在城市人越來越追求生活品質的大環境下,東莞松山湖的生态環境确實不失為有利的吸引力。

2

可以說,戴着“有色眼鏡”看東莞的時代早已過去。

撇開華為不說,“掃黃打非”在撕掉了東莞灰色标簽的同時,也讓東莞的産業轉型進一步提上了日程。

此前,南風窗的一篇《東莞,正在變成一座“正常城市”》,也道出了東莞近年來的變化,特别是其産業的轉型升級,可以說是為其承接華為的轉移提供了客觀條件。

“Made in 東莞”,現在這一标簽再也不是單單的勞動力價值标簽。 近年來,以電子信息産業為代表,東莞制造業不斷轉型升級,一方面,有的企業抓住電子産業的風口,憑借紮實技術,提供産品支撐。另一方面,有的企業不斷優化産業基因,提升自身品牌的影響力,抓住更大的機遇。

而同時,随着智能手機行業的異軍突起,東莞在電子信息産業的發展也有了明顯效果。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東莞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56億台,華為、OPPO、vivo手機出貨量穩居全球前六。

東莞的産業轉型升級,其成功之處便在于,不僅承接轉移的機遇,更是在自身的創新過程中做足了功夫。

此前,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就評價:東莞的制造業産業完善,産業的門類豐富,為中小創新企業的發展提供空間。尤其是東莞這幾年科技創新的速度非常快,東莞的中小企業悄然成長,發展前景可觀。

3

一直以來,城市的競争“不進則退”。當前,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背景下,東莞以其“C位”位置,在城市競争中将再上了一個梯次。

在今年的《中國城市競争力報告No.16》中,東莞也是“40年最成功的40城”之一。

具體而言,憑借地緣優勢和較低的營商成本,東莞有更多的機會承接廣州、深圳、香港三個城市的産業轉移。正如耶魯大學經濟學家陳志武所說,東莞挨着深圳、香港,隻要它們經濟繼續旺盛,那麼東莞特殊地位就在。

對此,東莞結合自身發展基礎和優勢,也強調加快推進交通一體化、産業市場化、環境國際化。而其中,交通樞紐建設更是早早提上日程。

可以說,随着珠三角交通網絡的進一步完善,東莞與深、港、澳之間的聯系也愈加緊密,港區四通八達的步伐也正加快。一個例子便是,從東莞到深圳,動車僅需一小時。

“一小時的上下班通勤,真的不算遠。”城叔的一位深圳朋友如是說,現在,越來越多的深圳工作者,會選擇住在東莞。

也可以說,東莞的交通設施建設,不僅使得“一小時通勤圈”得以成立,更是為“人才流動”打破了阻礙。

去年12月,東莞人才發展研究院發布的《珠三角人才需求與流動趨勢研究報告》提到,東莞總體呈現人才流動順差趨勢,成為深圳和廣州溢出人才的重要承接地。

分析稱,快速發展的經濟及位于廣深之間的地緣優勢,使得東莞吸納了大量來自廣州和深圳的人才。以2016年的數據來說,從珠三角其他8市意向流入東莞的約16.1萬人才中,深圳占比最多(48%)、廣州次之(占比33%)。

每日經濟新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