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胃不好的食療方子

胃不好的食療方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4 10:58:51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胃不好的食療方子(食之有道護胃有方)1

苦瓜百合塔

胃不好的食療方子(食之有道護胃有方)2

姜汁撞奶

胃不好的食療方子(食之有道護胃有方)3

宮廷古法桂花酸梅湯

胃不好的食療方子(食之有道護胃有方)4

南瓜撻

食之味,“胃”當先。然而,日常生活中不足以引起重視的胃病一經耽誤,便有發展為胃癌的危險。目前,胃癌已成為我國第二大高發惡性腫瘤,是不容忽視的重大公共衛生負擔。由于胃癌早期症狀隐匿、篩查普及不充分等因素,我國約80%的患者确診時即處于進展期或晚期。晚期胃癌的一線治療當前仍以化療為主,療效存在較大局限,臨床上也面臨着極大的未滿足需求。

治胃病,治未病

根據最新癌症統計數據,胃癌已成為我國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癌種。胃癌在中國的流行病學現狀可以用三個詞來概括:基數大、分期晚、生存差。防治需要兩手抓,一方面加強預防和早期篩查,另一方面晚期創新治療勢在必行。

對此,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李進教授指出,中國的胃癌治愈率和控制程度不足是未來尤其需要攻堅的難題。在我國,胃癌晚期患者可選擇的治療方案很少且療效存在局限。這一因素直接導緻了中國胃癌患者的總體生存率堪憂:據國家癌症中心2018年數據顯示,中國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為36%。

而我國胃癌高發的主要原因,與飲食習慣不無關系。作為最常見的緻病因素,幽門螺杆菌的預防對分餐制提出了要求。此外,以往胃癌更常見于中老年群體,發病率随着年齡的增加而升高,但從近年的臨床數據來看,三餐不規律、熱愛“重口味”、吸煙、飲酒等問題已造成胃癌不斷年輕化的趨勢。

李進表示,上醫治未病,胃癌這一未病的上醫就是自己。一旦發現胃部不适或體重下降等異常情況,應當第一時間就醫;高危人群更應定期進行胃鏡檢查,盡早發現、盡早診治。

晚期胃癌是所有實體瘤中的第一号難題。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沈琳教授表示,以前說“化療化療,一化就了”,其實代表着一種絕大部分晚期胃癌患者的無奈。失去了手術治愈的機會之後,以往隻能采用化療;而化療藥物療效有限,即便發展至新型化療方案,通常也隻能帶來不到一年的生存獲益,所以到了這一步,往往就意味着患者的生命進入了倒計時。

晚期胃癌一線治療迎突破

近年來,免疫療法已助力變革了多種腫瘤治療,成為熱點話題。但其在胃癌領域的探索卻曆經曲折,也造成了大衆及患者對其不甚了解的認知常态。基于胃癌之難,近年來,針對性創新治療的探索力度正在不斷加大,但發展并非一帆風順。例如,在其他癌症治療中進展飛速的靶向治療,用于胃癌卻并不如意。“EGFR/HER2藥物在乳腺癌領域獲得了成功,但在胃癌領域僅獲批一個藥物,療效持續時間也較短。”沈琳說,不僅如此,HER2靶向藥物适用的中國患者人群非常有限,僅12%-13%左右。

面對絕大部分HER2陰性患者的巨大未滿足需求,研究者在當下大熱的免疫治療領域進行了衆多探索,從用于标準化療失敗之後的治療階段發展到初始治療階段,盡管小有成績,但與肺癌免疫治療的進展相比,胃癌的免疫探索之路并不順暢。

令人欣慰的是,免疫治療終于看到了曙光。作為胃癌免疫一線治療CheckMate—649研究的中國主要研究者沈琳表示,今年是消化系統腫瘤尤其是胃癌的“豐收年”。3月,中國首個胃癌免疫治療藥物歐狄沃(納武利尤單抗)獲批,用于治療先前接受過兩種以上療法的晚期胃癌患者;9月,大型國際臨床研究CheckMate—649傳來喜訊,納武利尤單抗聯合化療用于晚期胃癌的一線治療獲得成功,相比目前化療的标準治療,顯著提升了患者的生存獲益,這也是近十年來晚期胃癌一線治療領域取得的首個重大突破。

沈琳說,這樣實實在在的結果與數據一定會改變全球胃癌一線治療格局,并且毫無疑問地會成為重要的治療指南依據。随着胃癌免疫治療的突破,正确知識的有效傳播,有助于大衆及患者明确概念、科學防治。

酸甜苦辣,健康吃“秋”

金秋時節,随着天氣轉涼,人們的胃口自然也好了起來。講究“民以食為天”的中國人在秋季有着“貼秋膘”的習俗。老話說“秋季補得好,冬天病不找”。确實,吃是一門學問。懂吃,會吃,保證健康的飲食習慣,能更好地護胃養生;而吃不對則會造成很多問題,“吃出來的疾病”大多發生在胃部,從老胃病到胃癌一字排開,當數胃癌最為兇險。

作為一個消化器官,在味覺感受到酸甜苦辣鹹之後,胃是最不可或缺的一個存在,人們賴之以獲得愉悅,更賴以生存。同時,它還是一個内分泌器官、免疫器官,影響全身免疫系統、代謝系統和循環系統等等。

那麼,如何既養了胃又貼了秋膘?宮廷禦廚“全素劉”宮廷素食第四代傳人、高級營養健康保健師李靓帶來了自已的“星廚食譜”,就“秋日護胃”建議了“酸甜苦辣”四道方便制作又美味的小食,幫助大衆健康“吃秋”。

苦瓜百合塔

1.苦瓜焯水斷生,再用涼水浸泡後切丁,以保持顔色豐富、口感爽脆。

2.秋季時令百合焯水,枸杞泡發。

3.三樣食材佐以少許鹽、糖、檸檬汁與橄榄油攪拌調味。

4.一片玉蘭菜洗淨,作為底托,方便食用。

整道菜視覺上以玉蘭菜白色泛黃,搭配苦瓜之綠,百合之白,枸杞之紅,頗具食欲;口感上苦澀之後餘有回甘;加之苦瓜清熱、健脾、去火,百合回甜、潤肺滋補,枸杞清肝明目,營養全面而均衡。

姜汁撞奶

1.以3:7的比例準備姜汁和奶,老姜磨成姜末擠出姜汁,或用榨汁機榨成姜汁。

2.牛奶在火上加熱放入适量白糖,以糖中和姜的辛辣,吃起來更為适口。

3.加熱溫度大概保持在70—80攝氏度之間,不能過高。

4.熱牛奶迅速沖到姜汁中,奶中的脂溶性蛋白與姜汁中的姜辣素産生化學反應後會凝結成奶凍,變成姜撞奶。

辣,其實是一個刺激的口感,就“護胃”主題而言,本來并非一個合适的口味。但生姜的些許辛辣混合牛奶的溫潤做成“辣味”的廣式甜品,口感就變得非常好接受。秋冬涼風之下,以姜汁暖胃,也是護胃的好方法之一。

宮廷古法桂花酸梅湯

1.五年以上的陳皮,幹薄荷、烏梅,還有山楂、金桂、甘草、玫瑰茄、冰糖。

2.分離冰糖與桂花,其他幾味食材統一放在鍋裡,放1000毫升水,中小火煮一小時,水煮到500毫升,過濾第一遍湯汁。

3.把料放在鍋裡,第二遍加入500毫升水用大火煮30分鐘。

4.兩遍過濾湯汁混合在一起,加入冰糖融化,灑入桂花。

看似簡單的酸梅湯,實際内含的功夫并不少。其實古法桂花酸梅湯過去熬制的方法與熬中藥的程序一緻,選取藥食同源的食材,多煮一遍才能把食材中的有效物質完全釋放出來。

南瓜撻

1.南瓜(小金瓜或小黃南瓜)去皮去籽,切成小塊或小片,放到烤箱烤熟,揮發掉南瓜本身的水分并增加南瓜甜度。

2.烤過的南瓜放到料理機打成泥或用小勺碾成泥,可根據個人喜好加入牛奶、奶油、蜂蜜調節甜度。

3.南瓜泥塞入裱花袋,擠到撻殼中,切碎些許南瓜籽用以裝飾點綴。

選用秋冬最應季的食材南瓜,做成軟糯香甜、養胃且易消化的小甜點。避免高糖高油,正是如今的一大健康标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