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58年Cremer教授向公衆推薦采用光照療法(phototherapy)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以來。光療逐漸成為治療和預防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最常用的方法。光療的神奇之處在于無論新生兒是否成熟、是否存在溶血、是否是黃種人,都能夠快速有效的降低血液中膽紅素的濃度,控制血液中未結合膽紅素的升高。獲知這一結果後,不少寶媽動了心思。既然我明白了光照療法可以給新生兒退黃,那還花冤枉錢去醫院照藍光幹嘛?直接給孩子曬太陽不就行了?
擺好POSE曬太陽,是不是感覺很安逸啊?
有位寶媽說幹就幹,抱着一絲不挂的孩子沐浴在了陽光之中。孩子剛開始還挺享受,趴在媽媽的大腿上一動不動。幾分鐘過後,孩子就變得不安穩了,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皮膚也開始微微發燙,不斷的扭動着身軀。寶媽認為是日光浴起了效果,繼續無動于衷地觀察着。慢慢地,孩子發黃的皮膚變得紅潤起來。寶媽心說這日光浴的效果還真是立竿見影,于是想趁着八、九點鐘“太陽不大”的時候給孩子多曬一下。沒想到這時,孩子開始“不配合”起來,躺在寶媽懷中扭來扭去,嚎啕大哭。寶媽以為孩子是餓了,便抱起孩子喂起了母乳。幾口乳汁喝下去後,孩子并沒有獲得滿足,依舊是哭個不停。寶媽感覺孩子身體有些發燙,便慌忙把孩子抱進房間,拿出體溫計給孩子測了一下:38攝氏度!奇怪,好端端地,孩子怎麼就突然發燒了?這是神馬情況?
聽說感染是導緻新生兒發燒的原因,是不是孩子被感染了呢?
此時此刻,寶媽已經無法保持淡定了,抱起孩子便往醫院趕。趕到診室的時候,大夫将孩子包被一解開,發現孩子渾身皮膚紅彤彤的,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淡黃色的小水疱。寶媽百思不得其解,這水疱是怎麼突然間“變”出來的?診室裡的病友們便開始七嘴八舌起來:“水疱裡面都化膿了!是不是感染了?”“這是燙傷的麼?”“真可憐!”大夫将八卦的病患家屬請出了診室,問道:“您是不是給孩子曬太陽了?”寶媽驚訝道:“您是怎麼知道的?”“這是強烈光線照射皮膚後出現急性光毒性皮炎的表現。”大夫解釋道。
日曬傷後的水疱形成和痱子(晶形粟粒疹)的産生機理相同
“新生兒體溫調節功能欠成熟,汗腺發育不完善,體溫極容易受到周圍環境溫度的影響。高溫環境中,孩子通過出汗散熱的效果有限,體溫便會不斷升高。幸虧您在給孩子曬太陽的時候及時地補充了液體(乳汁),不然後果更加嚴重!”寶媽頓時有些懵圈,沒想到孩子曬下太陽還會得光毒性皮炎。真是不可思議。大夫繼續解釋道:“現在這樣的高溫天氣,我們不建議孩子躺在外面曬太陽。雖然室外溫度三十六七度看起來并不高,但是在太陽光紅外線熱效應的作用下,地表溫度要遠遠高于這個數值,局部地表溫度達到五六十度也有可能;而且太陽光中紫外線(中波)可以引起人體表皮細胞變性壞死,皮膚出現紅斑、水腫、形成淡黃色漿液性的水疱;長波紫外線可以引起膠原纖維嗜堿性變性,出現光老化,容易誘發皮膚癌變。這就是我們不推薦孩子們在暑熱天氣曬太陽退黃的原因。”
藍光治療新生兒膽紅素血症更為精準,安全有效副作用少。
寶媽這才明白過來,孩子身上出現的紅斑和水疱原來是太陽惹的禍。早知道如此,就不該給孩子曬太陽了。大夫似乎看出了寶媽的心思:“其實暑熱高溫的天氣,人體也會逐漸适應,但是需要一個過程。不然您說非洲的那些黑人們可怎麼活,是吧?黑種人長期生活在炎熱的環境中,熱耐受的能力比短期進入熱環境的人要明顯強得多,這可是經過N代種族繁衍後才出現的人體對熱環境的适應現象。對于黃種人來說,很顯然一時半會是做不到的。在同等的光照強度下,黑種人出現日曬傷的概率相對低很多。這種先天優勢我們是無法彌補的,隻有通過後天的努力,才能免受日光的荼毒。”
不怕皮膚變成我這樣黑,就來嘗試一下熱習服吧
“後天努力還可以避免日曬傷?”寶媽有些困惑了。“是的,這種方法就是熱習服。”“熱西服?”寶媽滿臉的疑問号。大夫笑道:“其實你可以把他理解成是生理性的熱适應。這需要在一定的理論指導與醫學監測下才能實現。具體來說就是循序漸進的适應熱環境。比如在孩子外出曬太陽的時候,我們要不斷監測孩子的體溫,觀察孩子是否出汗,檢查孩子皮膚是否出現紅腫,如果孩子出現不适,我們要及時的讓孩子脫離高溫環境,從而避免日曬傷和中暑。日光浴退黃确實很方便,但是什麼時候停止日光浴,如何減少日光中有害成份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才是大問題。”寶媽終于明白了,日光浴還真不是那麼簡單。
PS: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有效波長是陽光中420~470nm的藍光,其他寬譜的白光、藍光、綠光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陽光中的短波紫外線(波長180~280nm)、中波紫外線(波長280~320nm)、長波紫外線(波長320~400nm)以及紅外線(波長760~1800nm)對治療新生兒黃疸是毫無幫助的。大夫們給孩子選擇藍光退黃是确保孩子安全的需要,也是精準醫療的需要。您說呢?
祝孩子們健康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