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金沙遺址銅鈴

金沙遺址銅鈴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6 00:12:12

金沙遺址銅鈴(金沙石磬禮樂之聲)1

金沙遺址 本報資料圖片

金沙遺址銅鈴(金沙石磬禮樂之聲)2

出土的石磬 圖片由金沙遺址博物館提供

開欄語

在長達數千年的曆史長河中,古蜀文化留下了大量的曆史文物,其中也包括音樂和舞蹈方面的文物。這些音樂舞蹈文物,貫穿了各個曆史時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以及濃郁的地方特色,為研究我國古代音樂舞蹈的發展、了解古代蜀人的文化娛樂和精神生活,提供了生動而形象的實物資料。本版推出文史學者盧升弟先生的《四川音樂文物》系列專欄,以飨讀者。

音樂舞蹈作為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遺産,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它們的原始形态雖然大多已經消失湮滅,但在博物館和民間收藏中,依然保留着大量的音樂舞蹈文物,有的甚至還深埋在地下,等待着人們去挖掘發現。

2006年,成都金沙考古遺址現場,第六次考古發掘工作正在有序進行。這天,磨底河南側的梅苑祭祀區一個探方坑内,一大一小兩塊石片出現在考古人員的面前。在場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教授十分興奮,确認這是我國古代重要的樂器——石磬。據專家介紹,金沙遺址祭祀區出土石磬,也是“我國首次發現在祭祀遺迹中出土石磬的唯一例證”。

磬在遠古時代被稱作“石”和“鳴球”, 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石制打擊樂器。石磬就是石制的“磬”,我國古代典籍《禮記·樂記》中說“石聲磬”, 唐代人孔穎達解釋道:“石聲磬者,石磬也。”

早在文字還沒有出現的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在生活勞動中偶然發現,敲擊一種片狀石可以發出悅耳動聽的聲音,令人身心愉悅。于是,他們便在勞動之後的空閑時間或是豐收時節,一邊敲擊着這種石頭,一邊戴着野獸面具,踏着節拍,手舞足蹈。“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尚書·益稷》)、“既和且平,依我磬聲”(《詩經·商頌》)就是這樣的情景再現。後來,這種用于敲擊的石頭,就逐漸進化演變為打擊樂器——磬。

石磬的形狀,主要有直背、折背、弧背和倨背四大類型,十多種小的形式。磬的制作材料早期主要有石灰石、青石和玉石,直到南北朝時期才開始使用金屬材料。

石磬的種類有兩種。單件較大的磬,稱為特磬,最早用于民間樂舞娛樂,後來被曆代帝王、上層統治者用于宗廟祭祀、殿堂禮儀等活動。西周以後,特磬逐漸被編磬取代。由若幹件磬編成一組使用的叫編磬,較之特磬,編磬發出的聲音更為豐富。編磬大約出現于商代晚期,以3件為一組,後來逐步發展到16件為一組。編磬可以演奏旋律,主要用于宮廷雅樂和盛大的祭典活動。自商代晚期之後,我國曆代宮廷樂中一直都在使用編磬。

據考古發掘報告介紹,金沙遺址出土的這兩件石磬,出土時一左一右平置于夯土層中。

較小的一件石磬石質堅硬,灰中泛白。長76.0厘米,高36.0厘米,厚3.7厘米,雙面對鑽穿孔。磬體呈馬頭形,六邊,表面光滑,厚度比較均勻。磬體表面有兩條陰刻的雙線平行直線和打制琢磨的加工痕迹。

較大的這件石磬,同樣石質堅硬,灰中帶黃。體長107.0厘米,高58.0厘米,厚3.7厘米,是目前已知我國古代出土的最大的石磬。制作較為粗糙,出土時保存完好。形狀為半圓弧狀,對鑽穿孔。磬體的加工比較複雜,一面較平整,另一面則有些高低不平。邊緣有打鑿痕迹,形成大小不同的扇形層面,應當是調音加工留下的痕迹。懸挂時垂直下沉,具有較好的穩定性,敲擊時基本無晃動。

這兩件石磬,形制相差比較大,并且被有意擺放在一起,似乎可以認為它們是一套由兩件石磬組合的編磬。

古蜀曾是青石的産地。史料記載,蜀中有青石山,“此山,天下青石無佳于此,可為鐘磬”。據專家考證,青石山即今潼南縣南的青岩山。著名學者蒙文通先生認為,《山海經》中關于磬石的記載,應當在巴蜀和荊楚一帶。我國古代第一篇區域地理著作《尚書·禹貢》中也有梁州(大緻範圍在今四川和陝南地區)出産磬的記載。從這些資料分析,金沙遺址出土的這兩件石磬,很有可能就是由蜀本地出産的石材制成。

金沙祭祀區内同時出土兩件石磬,說明早在3000多年前,古蜀國已經有了大型的祭祀儀式和比較規範的禮樂制度。這兩件石磬對我們了解燦爛的古蜀文化,研究我國古代禮樂制度的形成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07年6月9日,中央電視台播放了由各方專家對石磬進行電子音樂聲學測試的場面:當特制的木槌撞擊磬面時,随着電子儀器上不停閃爍的音頻和振動的聲波,一陣陣來自遠古的禮樂之聲回蕩在觀衆的耳中,清亮、圓潤、祥和,餘音缭繞,經久不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