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亦有坦蕩蕩處,無忌憚是已。君子亦有常戚戚處,終身之憂是已。《呻吟語》
小人也有坦蕩之處,這種坦蕩就在于他們對萬事都沒有忌憚和畏懼。君子也有令他們常常憂慮的事,這種憂慮的存在是因為他們平生都充滿了憂患意識。
《易經》中有“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的觀點,所以此句為反話正說。小人也有理直氣壯的時候,他們一心要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反而顯得很純粹。他們為了實現自己的利益會不擇手段,而且對于自己侵害旁人利益的做法絲毫不感覺可恥或忏悔。正因如此,他們自覺心裡沒有虧欠旁人,收受賄賂毫不顧忌,甚至忘恩負義、過河拆橋在他們心中也是理直氣壯之事。
大過卦第四爻,爻辭:九四:棟隆,吉;有它,吝。
九四爻緊臨九五之尊,是近君大臣,棟梁之材。
《象》中分析道:“棟隆之吉”,不桡乎下也。這裡指出了“房屋的棟梁向上隆起,克服了彎曲,可以獲得吉祥”,是由于九四爻本身能使棟梁不再向下彎曲。
九四陰爻居陽位,剛柔适中,既具陽剛之才,又具有柔順之德。處于大過卦之中,陽爻多是急于冒進、一意孤行,九四爻顯得難能可貴,所以會獲吉。
人居于高官,好比棟隆,但高官未必能保長久,未必能保富貴,好比棟隆的高屋大廈未必是安全建築。高官要保富貴,就不得有它吝。有它吝;是影響人的發展的各種不健康因素,如人品道德的敗壞、心術的殘忍、貪戀财色等等。作為當官的人,要棟隆吉,而不要有它吝,就得不斷修養人品道德,首先做一個算得上是人的人。
占得此爻者,雖然工作任務重,甚至累彎了腰,但是要打起精神來,保持高昂的精神狀态,改掉自身的小毛病,要防止意外變故使自己蒙受羞辱。同時要剛柔相濟,在才能過人的同時,保持謙虛的态度,這樣才能吉祥。
九四:棟隆,吉;有它,吝。
象曰:棟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經文意思是:棟梁向上彎曲,吉祥。不過會有其他的麻煩。
象辭意思是:棟梁向上彎曲之所以吉祥,是因為棟梁沒有朝下彎曲。
同九二一樣,九四也相當于一段受潮的棟梁。因為他與初六相應,所以也有受潮而彎曲或因女人變節的形象。不過慶幸的是九四處于上卦,所以他隻會向上彎曲,而不會向下彎曲。對于一間房子來說,棟梁朝上彎曲不會引起房屋頂部的塌陷,所以吉祥。但會有其他的憂吝,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受潮了呀。其引申義是說,他聽信女人的話,會因女人而變節,所以會有憂吝的事情。
大過卦第四爻,爻辭:九四:棟隆,吉;有它,吝。
占得此爻,切記:
峻嶺崎岖馬阻行,如今平地好安亨。
幾多名利人同至,西方亨衢坦坦平。
心事有遲速,逢龍是變鄉。
月光明映戶,便有好商量。
在《象傳》之中說:屋梁高高隆起,之所以吉利,就是因為屋梁不彎曲房屋不傾倒。九四屬于陽剛,但是在陰位,雖然大過卦陽,則盛大過度,而九四卻剛柔兼備,就好像棟梁高高隆起能負擔重壓,所以吉祥。
不過九四和初六陰陽相應,陰柔的初六前來輔助的時候,就會使本來剛柔的九四變得柔和向下彎曲,以至于不能承受外界壓力。這一句話給我們的提示,就是采取非常行動時,需要各方助力,但是不要被小人所利用。一個人不光是行動之時,在生活中的任何時刻都要防止被小人利用,防小人更是一個人必備的基本素質。
徐文遠是名門之後,幼年跟随父親被抓到長安,最初生活困難,但是勤奮好學,誦讀經書,後來官居隋朝的國子博士,越王楊侗還請他擔任祭酒一職,後來隋朝末年,洛陽饑荒,徐文遠就外出打柴維持生計,遇到了李密。李密把徐文遠請到自己的上座上面,自己帶着手下兵士對他行禮,讓他為自己效力,徐文遠對李密說:“如果你決定效仿伊尹、霍光,在危險的時候輔佐皇室,我可以幫你,但是你要是學王莽、董卓在皇室遭遇危難趁機篡位奪權,那我就能不能幫什麼了。”
李密聽了就說:“我敬聽您的教誨。”但可惜的是李密後來戰敗,徐文遠又歸屬了王世充,王世充也是徐文遠的學生,他見到徐文遠非常高興,而徐文遠每次見到王世充就非常謙恭的向他請禮。有人就問他:“你為什麼對李密居功自傲,對王世充卻很恭敬呢?”徐文遠就說:“李密是君子,所以用郦生對待劉邦那樣狂傲的方式對待他,他也能接受,王世充是個小人,即便是老朋友也會被他陷害殺死,所以我要小心謹慎。”
徐文遠的兩種不同态度,說明的就是對于小人的提防之心,我們不提倡徐文遠對待君子時,擺着居功自傲的态度,但是我們提倡的是面對王世充這樣小人時,謙虛謹慎一些。因為小人沒有底線,不适合莽撞形式,遇到特殊時機,需要靈活應變,謹防小人陷害,才是最正确的方式。
正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古往今來,人間百态,有君子就有小人,小人背棄承諾,背信棄義,心中沒有底線,利欲熏心,為了一點蠅頭小利甚至大打出手,不擇手段,這就是小人沒有肚量,沒有仁德之心為底線的道理。
君子不同于小人,他們胸懷遠大抱負,關心國家社稷,體恤黎民百姓,雖然自身無可憂愁,卻為天下而憂,這種聖賢襟懷非常人所能及。
我們從中應得的警示是:心中應該有所敬畏,該忌憚時忌憚,不可狂妄橫行;心中應該有所關懷,遇到可憐之事應有憐憫之心,要盡力扶助,不可漠然視之。總之,做人得利不躍躍以喜,失意不戚戚以憂,心地自然會坦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