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又是一年端午節。
端午這一天成為節日有很多種說法,最流行的說法,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戰國時楚國的大夫,楚王不聽他的正确的治國主張,反而将他免職流放到沅湘一帶。他在流放中看到楚國衰亡,人民遭受苦難,自己又無力挽救,心中悲憤難忍,便于公元前278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投入汨羅江自盡。楚國百姓得知後,紛紛想劃船去救他,但已來不及,百姓們又恐江中魚鼈吞食屈原的遺體,便用竹殼裹米投入江中喂魚,從此劃龍舟、包粽子便成了端午習俗。
除了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說法外,也有人認為是紀念曹娥的。曹娥是漢代上虞人,相傳她14歲時父親淹死于江中,曹娥為尋找父親屍體,沿江痛哭17天後投江而死,她投江那天恰好是農曆五月初五。當人們發現曹娥屍體時,卻見她抱着父親躺在水中,嘴上還挂着一絲笑意,十分感人。江浙百姓為她這種孝心美德所感動,每年五月初五都要紀念她,還将這條江命名為曹娥江,因此,五月初五又被稱為女兒節。
端午節的來曆,除了對紀念古人的說法外,有些學者認為是源于我國古代的防疫活動,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到了五月初五,盛夏即将來臨,百蟲已滋生,疫病将流行,我國古代的南北方廣大地區,老百姓都把五月稱為“毒月”,所以古代有在端午這天煮蘭草湯沐浴去病的傳統,這是端午最古老的習俗,因而古代稱端午為“浴蘭節”。
除了用藥湯沐浴之外,流傳至今的還有将艾草、菖蒲之類的草藥挂于門口,防治瘟疫及蟲害,吃雄黃酒就是為了解蛇毒啊!流傳下來的習俗,便有婦女們用五色線裹三角小彩粽,用黃絨布縫制小老虎。彩粽是為讨吉利,小老虎是為了圖健壯,在西南,婦女們端午節在手腕及腳腕纏五色絲的習俗至今還保留着,這都是為了避邪。
所以端午節互相問候,隻言安康,不說快樂。近幾月,新冠疫情在全國橫行霸道,感覺端午節可以煞煞瘟疫的晦氣,增強我們戰疫必勝的決心和勇氣。端午是屬于中國人最正能量的節日,也代表着強烈的家國情懷,與中華民族的仁愛慈孝的傳統美德,更體現出不畏艱難險阻,與苦難病魔抗争到底的堅韌意志及對生命的熱愛,對美好的向往。
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吟端午,最喜文天祥的《端午感興》:“當年忠⾎堕讒波,千古荊⼈祭汩羅。風⾬天涯芳草夢,江⼭如此故都何。”讀着已感熱血沸騰,心潮澎湃。特别在端午這個特殊的節日,更是如此。不禁想起魯迅先生的“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感歎欽佩先生的憂國憂民,為國獻身的精神。如今疫情肆虐,那些自動請纓、奮不顧身地戰鬥在抗疫第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志願者,身上流淌着中華兒女善良不屈的血液,更是延續了先輩崇高的舍己利他,為國家為民族犧牲個人利益的大愛品格。
端午,是緬懷先人,也是堅定愛國信念的節日,粽子是表達對志士的愛戴敬仰,龍舟是催生奮勇向前的力量,艾草、菖蒲則是排除萬難、邪不壓正的象征。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裡,無數的勇士前仆後繼,衆志成城,相信我們一定會戰勝疫魔,勢如破竹,迎來光明燦爛的一天!因為我們是有着優秀傳統,無堅不摧的中華民族,我驕傲,我自豪!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
(作者系廣東省茂名市作協會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