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虎年詞賦

虎年詞賦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8 17:06:56

原創 小半爸 東西兒童教育

虎年詞賦(一篇文章說清楚文言文字詞最大的難點)1

虎年詞賦(一篇文章說清楚文言文字詞最大的難點)2

今天是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明天就要上班了。

估計很多人跟我一樣,還沒從過節的躺平狀态裡緩過神來......

Anyway,我今天還是按原計劃發文章,而且說實話這篇的内容是我們文言文系列的重點。

大家姑且跟我一起打起精神,用這篇文章找找感覺,也為明天上班預預熱~

前面的文章裡我們說過,學文言文就是學語言

既然是學語言,字詞的學習自然是重中之重。

虎年詞賦(一篇文章說清楚文言文字詞最大的難點)3

▲ 圖源:漢典

又因為文言文主要由單字構成,這其中又以字為主

這些字裡:

有一些字今天的意義仍舊是幾千年前的意義,"雞"/"牛"/"大"/"小"/"哭"/"笑"等。

有一些字今天基本已經不用了,學這種字有點像記英語生詞,例如"傩"(nuó)字。

這兩種字都不是文言文字詞學習的難點。

古今字義相同的字自然不在話下。

現在完全不用的字,正因為沒見過,我們見了也知道查字典。

虎年詞賦(一篇文章說清楚文言文字詞最大的難點)4

▲ 江西傩戲

比如“傩”,一查字典說是"驅逐疫鬼",也就懂了。

文言文字詞學習中最大的難點,就是字雖然仍在使用,但意思發生了變化的情況,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古今異義

看到這種字,潛意識裡的第一反應是:這字我認識!

就容易忽略過去,望文生義,産生誤解和混淆。

這篇文章我就來跟大家聊一聊古今異義的問題。

虎年詞賦(一篇文章說清楚文言文字詞最大的難點)5

古今異義又可分為兩種情況:

❶ 古今意思完全不同。

虎年詞賦(一篇文章說清楚文言文字詞最大的難點)6

▲《未雨綢缪》 邵逸軒畫

比如成語“未雨綢缪”中的“綢”并不是我們今天“綢緞”的意思,這裡的“綢”和“缪”都表示“纏縛”

“未雨綢缪”的字面意思就是“趁着天還沒下雨,把窗扇門戶纏緊”,引申為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❷ 古今意思既有聯系又有不同。

古今意思完全不同的情況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而且其實并不多見。

大多數字的古今意思既有聯系又有不同。

比如今天的“兵”指人,但文言文裡的“兵”一般指武器

虎年詞賦(一篇文章說清楚文言文字詞最大的難點)7

▲ 圖源:網絡

《楚辭·國殇》裡有一句:“車錯毂兮短兵接。”

這裡并不是說楚國的士兵都是五短身材,而是說敵我戰車交錯,雙方使用短兵器近距離搏鬥,形容戰鬥的慘烈,我們今天仍然在使用成語“短兵相接”

再比如,文言文裡“再”字表示“兩次、第二次”,不表示“重複繼續”。

但“兩次、第二次”和“重複”的意思太接近了,非常容易混淆。

虎年詞賦(一篇文章說清楚文言文字詞最大的難點)8

▲ 電影《孔子》劇照

《論語》裡說“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孔子聽了後說,“再,斯可矣。”

我看到很多地方翻譯成了孔子說“再想一遍才可以”,其實孔子是說,想兩次就夠了,不必想三次。

“再”隻能表示“兩次或第二次”,第四次以上是不能用的,隻能用“複”

看來凡事也不是想得越多越好啊!

虎年詞賦(一篇文章說清楚文言文字詞最大的難點)9

▲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論語·八佾》

“勸”也是一個極容易誤解的字,《左傳》裡有一句"以勸事君者",估計大部分人都會理解為"以此規勸侍奉君主的人們"。

事實上,文言文裡的"勸"是"勉勵、鼓勵"的意思,至于"規勸"和"勸解"的意義是很晚才有的。

我們要真正讀懂文言文,就不能忽略這種細微的差别。

虎年詞賦(一篇文章說清楚文言文字詞最大的難點)10

那麼,如何才能及時發現古今異義的情況,避免望文生義呢?

我告訴大家四個小竅門:

❶ 死摳解釋不通的字。

如果一句話裡的字讓你感到奇怪或不可解,往往就是因為把現代漢語裡的意思代入進去了

虎年詞賦(一篇文章說清楚文言文字詞最大的難點)11

▲ 電影《戰國》劇照

比如上面說的“再”字,《史記》裡講到“田忌賽馬”的故事時有一句:“田忌一不勝而再勝。”

這裡如果把現代漢語裡的意思“再一次”代進去,就會感到自相矛盾,“再勝”的前提是至少已經勝了一次,為什麼是“一不勝”呢?

這個時候就應該知道,該仔細看注釋或查字典了。

查了字典,就知道原來這裡“再”是“兩次”的意思,這句話是說田忌賽馬三場,輸了一場,赢了兩場。

❷ 注意文言文中的對偶句。

因為主要由單字構成,文言文中的對偶非常多。

而對偶中對應位置的字,往往有詞性相同、意義相近或相反的性質。

知道這一點,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發現很多古今異義的字。

虎年詞賦(一篇文章說清楚文言文字詞最大的難點)12

▲ 電視劇《三國演義》劇照 曹操 鮑國安飾

比如,三國時的曹操被當時的人評價為“世之能臣,世之奸雄”,這顯然是個對偶句,從位置上來看,“治世”和“亂世”應該是反義詞。

“亂世”我們知道,動蕩不安的時代呗,“治世”裡的“治”是啥意思呢?如果理解為動詞“治理”,就會顯得很奇怪。

果斷查字典!

虎年詞賦(一篇文章說清楚文言文字詞最大的難點)13

▲ 圖源:漢典

查了字典就會發現,“治”也可以是形容詞,表示社會安定、太平,反義詞是“亂”。

曹操沒趕上“治世”是曹操的幸還是不幸,這事不好判斷,但肯定是讀者的幸運......

虎年詞賦(一篇文章說清楚文言文字詞最大的難點)14

▲ 圖源:網絡

再比如《孟子》說過:“則獨善其身,則兼善天下”,這裡“窮”和“達”顯然是一組反義詞。

“窮”很好理解,就是沒錢嘛,“達”可能需要查一查字典。

查了字典之後,知道了“達”就是“顯達,地位高而有名聲”

多數人到這裡,這句話可能就過去了。

但你有沒有覺得,如果“窮”的意思是沒錢,那麼“窮”和“達”就不是嚴格的反義詞,畢竟“達”的解釋裡沒提到錢。

怎麼?地位高又有名聲肯定有錢啊!

古代我不清楚,現在确實是這樣......

但保險起見,還是查一查。

虎年詞賦(一篇文章說清楚文言文字詞最大的難點)15

▲ 圖源:漢典

一查之下,果然有收獲,“窮”可指“不得志”,反義詞是“達”和“通”。

而在文言文裡,通常用“貧”來表示沒錢。

❸ 注意字形和字義不相符的情況;

大家注意到沒有,上面的“貧”字裡面有一個“貝”,這表示它應該和錢财有關。

虎年詞賦(一篇文章說清楚文言文字詞最大的難點)16

▲ 圖源:漢典

漢字最初的意思往往和字形有關,因為漢字現在的意思往往是從更早的意思裡引申出來的,所以文言文裡字形和字義的關系要比現代漢語裡更加緊密。

如果我們印象中的字義和字形不相符,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比如我們現在說“葷菜”就是肉菜,但“葷”字明明是草字頭

怎麼辦?字典查起來!

虎年詞賦(一篇文章說清楚文言文字詞最大的難點)17

▲ 圖源:漢典

真相大白!原來“葷”指的是蔥蒜類重口味的蔬菜!

虎年詞賦(一篇文章說清楚文言文字詞最大的難點)18

▲ 圖源:網絡

出家人要戒“葷腥”,“葷”指味道濃重、辛辣的蔬菜,“腥”指肉,這又印證了我們前面說的,文言文是以單字為單位的。

需要說明的是,字形與字義不符,不一定都代表古今異義,因為古義裡也有從本義發展出來的引申義,但保險起見,多查一查總是沒錯的。

❹ 對成語刨根問底。

成語是現代漢語中的文言文殘餘,但很多成語的意思我們隻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這時候有兩種情況,要麼是這個成語裡有一個故事,要麼是這個成語裡有古今異義,而後一種情況占了絕大多數。

比如前面提到的“未雨綢缪”,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個成語的意思,但“綢缪”具體是什麼意思,可能就不知道了,因為這裡就有古今異義的問題。

所以,在孩子學成語的時候,可以引導他多問一個為什麼,這對于學習古今異義很有幫助。

虎年詞賦(一篇文章說清楚文言文字詞最大的難點)19

▲ 圖源:網絡

比如“不速之客”指沒邀請就自己來的客人,為什麼呢?

虎年詞賦(一篇文章說清楚文言文字詞最大的難點)20

▲ 圖源:漢典

查字典後就知道原來“速”在文言文裡有“邀請”的意思。

虎年詞賦(一篇文章說清楚文言文字詞最大的難點)21

▲ 圖源:網絡

再比如我們用“心不在焉”形容思想跑毛,“心不在”好理解,“焉”是啥?

虎年詞賦(一篇文章說清楚文言文字詞最大的難點)22

▲ 圖源:漢典

查字典後就知道“焉”在文言文裡可以是指示代名詞,表示“這裡”

“心不在焉”的字面意思就是“心不在這兒”

EASTWEST

大家發現沒有,其實要幫孩子學好文言文的古今異義,就是要培養孩子一種“刨根問底”的精神。

有了這種精神,自然就會經常去查注釋、查字典,而不容易産生忽略和誤解了。

最後,我給大家出個題:

請問成語“文不加點”中哪一個字是

古今異義?

大家可以把答案(包括是哪個字、它的正确意思)寫在評論區,并給出你判斷的依據。

虎年詞賦(一篇文章說清楚文言文字詞最大的難點)2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