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講韻味的,學院派是講技巧的。”這是我們常聽到一種說法,甚至見某些刊物文章明說“外國人是講技巧的,我們中國人是講韻味的。”很明顯這與事實不符,且有妄自尊大之嫌、與“修身養性”不合。事實是有學院而無派,因為音樂學院學習過的琴人,長期來在琴學理念與演奏風格方面并不完全相同,“和而不同”才是正常。
在此,應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韻味?
詞典上解釋說是“含蓄的意味,情趣的風味。”《文心雕龍》裡說:“同音相應謂之韻。”南宋劉籍《琴議篇》裡說“參叙相應謂之韻……”看來“含蓄”“同音相應”“參叙相應”是“韻味”的關鍵詞。古琴演奏家龔一先生說,他長期學習古琴的體會是,在正确诠釋原曲主體形象的基礎上,琴曲中所含深度的文化内涵、與大衆共通的氣息所産生的感覺就是韻味。
具體的說古琴曲中的走音(音量遞減過程)、單兩個同音相和所産生的悠悠然的意趣也可稱為韻味。甚至在一個長音逐漸消失的過程中,給于人一種靜谧徐舒的情趣,也可稱為韻味。另,“韻味”具有民族性和時間性,巴赫、貝多芬有巴赫貝多芬的韻味、《十面埋伏》《二泉映月》有十面二泉的韻味。今天流行歌曲的韻味和唐宋詩詞的韻味也無須對應比較。
韻味确是一種能意會而不善言傳的“抽象的”感覺,需要“感悟”。具有同等深度文化積累的人,應該能有基本一緻的體悟與鑒别,可見“韻味”又是“抽象的具象”。但現在“韻味”被泛化,似乎一彈古琴就是“韻味十足”。尤其電視劇中、音樂會主持報幕詞中、對個人的采訪中隻要相關古琴,言必“高雅、内涵,浩瀚、博大精深”。
古琴由于本身結構與彈奏方法的關系,演奏時必然會發出一種細微的摩弦聲,應該說沒有摩擦聲就不是古琴,但明顯刺耳的摩弦聲,必然影響樂音的流動,影響音樂旋律的舒展,幹擾聽者的欣賞。其實内腔結構合理的好琴,摩弦聲相對會小,若彈奏方法高妙,摩弦聲也會更小。
常見說用“絲弦琴”彈奏就标志為古琴的“傳統”,其實在五、六十年代還沒有鋼弦的品類。吳景略老師研試了鋼弦,拓寬了古琴的表現力。“絲弦”的自然醇厚鋼弦無法替代,“鋼弦”的長處也有其獨特之處,各有所長,且有用途的不同。另外,古琴的絲弦也必須經過常規處理加工,才能符合使用要求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