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孩子的成長階段父母該做些什麼

孩子的成長階段父母該做些什麼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8 08:12:55

有最近大火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前個星期菁媽帶着三個孩子去電影院看了,三個熊孩子一直安靜的看完整個電影。哪吒剛開始出生的時候,本來是靈珠降世,在陰差陽錯之下卻變成了魔珠降世,百姓都覺得他是妖怪,用異樣的眼光看着他,哪吒受到别人眼光的影響後,就幹脆做一個妖怪。

父親李靖告訴哪吒,你其實是靈珠轉世….哪吒自從覺得自己靈珠轉世之後,立志要斬妖除魔,後來也真的出來斬妖除魔了。

後來聽師叔申公豹講出真相了,哪吒也大受刺激,幸好是父母的父愛喚醒了他。

哪吒的轉變就是從負面的鏡中我效應轉到正面的鏡中我效應,再到形成了自我認知,從鏡中我到真的我的一個過程。

孩子的成長階段父母該做些什麼(孩子是什麼樣的取決于父母)1

生活在陰溝裡的人,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權利。

鏡中我效應是由美國社會學家查爾斯·霍頓·庫利在他的1902年出版的《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一書中提出。他認為,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自我的認識,而這種認識主要是通過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形成的,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鏡子",個人通過這面"鏡子"認識和把握自己。

不好的鏡中我效應對孩子在這些不好的影響

1、 因為謙虛導緻孩子不自信

小時候菁媽記得自己有一次考試考了95分,回來剛好鄰居家裡嫂子在我們家裡玩,我把試卷給媽媽簽名時,嫂子看了一下我的分數說:大妹(菁媽的小名)考得不錯了,得了95分。我眼巴巴的看着媽媽希望她也表揚我。誰知道媽媽卻說:哪裡啊,都沒有100分,我女兒成績不好的,不夠聰明。

而我之後一直都認識自己不聰明,一點都不自信。後來出到社會上我還是覺得自己是一個不聰明的人,做事也不主動。

中國式家長特别喜歡過分的謙虛, 别人真心的表揚自己的孩子,偏偏要謙虛的說沒有。卻不知道孩子人内心是非常純淨的,家長對于孩子的評論會直接影響到孩子。

孩子的成長階段父母該做些什麼(孩子是什麼樣的取決于父母)2

2、給孩子貼标簽導緻孩子自尊心受損

亮亮出生就是一個巨大兒,出生就9斤,所以一直都是長得比較好的,而上幼兒園後也是班上最高最壯的小朋友,其他一些小朋友就給她起了一個花名叫胖亮,而老師也沒有留意到,回家亮亮有點不開心,和媽媽說了這件事,媽媽卻說,沒事的,小朋友說着玩的。

而亮亮從此卻覺得自己是一個胖子,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玩,因為他覺得别人都不喜歡自己。變成了一個孤僻的孩子。

3、打擊孩子導緻孩子破罐子破砸

小芊有一次去别人家看到一塊錢放在桌面上,想着一塊錢可以買到零食吃,就拿走了别人的一塊錢,後來被發現了。告訴了小芊的媽媽:而媽媽把小芊打了一頓,并且說小芊是小偷。

而出去玩時小朋友不再跟小芊玩了,都覺得小芊是小偷。

後來小芊想你們說我是小偷,我就偷你們看,經常偷媽媽的錢去買東西 吃,後來不得不送去做心理咨詢。負面的鏡中我效應會毀滅孩子,而好的鏡中我效應卻可以塑造一個好孩子

當你真正了解鏡中我效應時,你就能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内心。也能夠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孩子的成長階段父母該做些什麼(孩子是什麼樣的取決于父母)3

用好鏡中我效應,打造聰明可愛的孩子

1、找到孩子身上的亮光點誇孩子

豆豆很多人眼裡是一個“問題孩子”,愛動愛鬧,成績也很不理想。老師經常打電話到家裡跟豆豆的父母反映情況,豆豆的父母在這件事上并沒有沒完沒了跟他着急。

豆豆的父母有學習過一些兒童心理學的知識,認識到孩子變成什麼樣子取決于父母對他的評價和反饋。父母認為孩子是什麼樣的孩子,那麼孩子就會變成什麼樣。

​所以在家裡,豆豆的父母總是潛移默化的給豆豆的行為進行鼓勵和肯定:

“寶貝這道數學題這麼難你都能寫出來,你真聰明”“寶貝這次考試比上次進步了10分呢”“寶貝今天老師跟我說你在學校有認真聽課,有進步哦”

孔子曾說過:要因材施教。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在豆豆的問題上爸爸媽媽選擇鼓勵和肯定,久而久之豆豆再也不是大家眼中的“問題小孩”了。

如果豆豆的父母聽到老師的批評後一味地責備豆豆,說他是一個“壞孩子”的話,那麼豆豆還會是原來的樣子甚至更加嚴重,不僅僅以前的缺點沒有改掉,可能還有産生很多消極的情緒,心裡認定自己就是一個“壞孩子”。開始沒有自信,甚至不求上進。

你時常誇贊我是一個有禮貌的人時,我漸漸的覺得我就是那樣的人,開始用那樣的來要求我自己,然後我也就成為了那樣的人。在孩子的教育中也是如此,他會在你的稱贊中,慢慢相信自己就是那樣一個人,也慢慢的成為那樣的人。每個人都喜歡被别人誇贊,孩子們也不例外,孩子們能夠在這些贊美中變成更好的自己,所以父母不要吝啬自己的贊美。

豆豆父母用積極的語言誇贊自己的寶寶,讓他從一個大家眼中的“問題小孩”變成了一個人見人愛的乖寶寶。

孩子的成長階段父母該做些什麼(孩子是什麼樣的取決于父母)4

2、父母要以身作則,及時利用身邊的事情教育孩子

庫利做過一個形象的比喻:“每個人都是另一個人的一面鏡子,反映着另一個過路者。”

貝貝的爸爸媽媽是一對很恩愛夫妻,有一天,貝貝的爸爸送給媽媽一直很漂亮的口紅,貝貝就對媽媽說:”媽媽,爸爸對你好好哦,老是送你很多漂亮的東西。”

媽媽對貝貝說:”貝貝,媽媽希望你以後也能對你的妻子這樣好,對你的家庭這樣負責。”而貝貝慢慢在父母這樣的教育下,成了一個小暖男,非常會體貼父母,上幼兒園之後體貼小朋友。

貝貝的父母其實就是用目标管理的方法來設計孩子的教育: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設計,給孩子看到的,聽到的告訴孩子的都是父母引導孩子的方向。

比如說希望孩子吃青菜,就可以把青菜煮得好吃一些,而且父母在做菜吃的時候父母就大口的吃青菜,并且說這青菜真好吃。

希望孩子可以做家務,就一直做家務一邊開心的哼小曲,在孩子要參加時也讓孩子參加,孩子做了什麼事情都及時給孩子鼓勵。

父母對孩子的肯定也會讓孩子對這件事情幹得更起勁,這也是正面的鏡中我效應。

孩子的成長階段父母該做些什麼(孩子是什麼樣的取決于父母)5

3、用正面的語言來教育孩子

孔子雲: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再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也要學會多加思考。比如孩子遲到了,你說我們下點早點到學校好嗎?我們想一想怎麼可以早點到學校了邀請孩子一起想知道好辦法。隻有多用正面語言才能幫助孩子多看到生活的積極方面,才能激起孩子樂觀向上的人生态度。

桐桐是一個動作比較慢的小朋友,雖然他每一天都能夠按時起床,但是由于動作太慢了總是會遲到。爸爸媽媽每次都會跟桐桐說:

“我們下次早點到學校好嗎”“我們下次動作再快一點好嗎”“我們下次争取不會遲到好不好呢”就這樣桐桐每一次去學校的時間都更早了,久而久之也就不在遲到了。不要用過于苛刻的語言去對待自己的孩子,向陽新生,未來可期。讓孩子的記憶力充滿愛,充滿正能量。

菁媽寄語:孩子未來成為什麼樣的人,取決于與自己關系最為密切父母,特别是在孩子性格形成期,自己是怎麼樣的人都是由父母或者是老師來引導,正确的指引是非常重要的,給孩子正面的,正向的指引,讓孩子成長更順利!

孩子的成長階段父母該做些什麼(孩子是什麼樣的取決于父母)6

我是菁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台原創作者,混迹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咨詢師,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咨詢。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