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院士的啟蒙書?作者:李思輝科學界、教育界一顆巨星隕落11月4日晚,我國著名機械工程專家、教育家、原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楊叔子院士因病逝世,享年89歲連日來,很多相識的、不相識的人都在網上表達深切悼念一些媒體刊文泣告讀者:“那個愛寫詩的院士,走了”,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寫給院士的啟蒙書?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作者:李思輝
科學界、教育界一顆巨星隕落。11月4日晚,我國著名機械工程專家、教育家、原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楊叔子院士因病逝世,享年89歲。連日來,很多相識的、不相識的人都在網上表達深切悼念。一些媒體刊文泣告讀者:“那個愛寫詩的院士,走了。”
作為著名科學家、教育家,楊叔子先生一生成果斐然、熠熠生輝,堪稱傳奇,許多方面都值得後輩深入研究、總結和學習。單就其以理工科院士身份,高擎人文教育大旗,“倡導在我國高等院校特别是理工類院校中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一舉,就留給我們深遠的思考空間。
主政華中理工大學期間,為了矯正理工科學生用詞不妥、造句不通、文章不順、缺乏基本中文素養的嚴重“偏科傾向”,他要求所有學生都必須通過學校組織的“中國語文水平達标測試”,不合格者不予頒發學位證書。他對自己的博士生有更嚴格的要求——博士論文答辯前必須先背《老子》,後來又加上了《論語》前七篇。這一“另類”要求曾引發不少争議,其中不乏“沽名釣譽”“标新立異”等指摘。但是,楊叔子先生堅定不移。
強調“中文能力”“人文素養”,不是其個人喜好使然,而是看到越來越多“高才生”學識上的“跛腳”、避免未來工程師成為“文(人文文化)盲”的銳意改革;不是單純實用主義的考量,而是“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浮躁、焦慮和壓抑”,以中華國學經典對年輕人進行文化的陶冶、心靈的淨化,為确保其安心學問、踏實研究開出的“人文藥方”;加強人文教育,看似是額外給學生增加負擔,實則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進行的是科學與人文融合的通才教育。這與多次點贊的西南聯大的教育理念異曲同工。
南遷路上,實施通才教育是西南聯大的一項基本辦學方針。西南聯大在課程設置上體現文理滲透,各院系必修國文、英文和中國通史(工學院除外)。彼時,梅贻琦等人極力主張在大學推行通才教育,他在《大學一解》中提出:“大學期内,通專雖應兼顧,而重心所寄,應在通而不在專。”“社會所需要者,通才為大,而專家次之。”動蕩時期,西南聯大培養出一大批國學大師、科學巨匠,造就了不朽傳奇,學科的交叉融合、通才的培養理念無疑是一個重要因素。
今天,我們的物質條件、教育投入是過去無法比拟的,大學毛入學率連年提升,但在名家、大師的産出上還不盡如人意。目前,我們要建設“雙一流”大學,破解“錢學森之問”,形成大師頻出的生動教育局面,需要進行系統而深刻的教育改革。楊叔子等教育家既注重專業能力培養,又強調文理兼修、中西貫通、學科融合的教育思想,依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楊叔子先生既是我國智能制造的首倡者,也是高校文化素質教育的倡導人之一,又是一位産出頗豐的詩人。其古典詩詞結構嚴謹、格調高雅,每每将國學、科學和生活巧妙融合。直到上個月,躺在病床上的楊叔子還在跟夫人對詩。臨别之際,一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何其感人!毫無疑問,他自身就是一個文理兼修、中西貫通、學科融合的大學問家典範。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現代科學,沒有先進技術,就是落後,一打就垮;然而,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民族傳統,沒有人文文化,就會異化,不打自垮。”那個“愛寫詩的院士”留給後人的箴言,在網上被大量轉發、引發共鳴。斯人已去,然其留下的人文思考無窮。(李思輝)
來源: 中國科學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