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馬克思意識形态思想的理論意蘊

馬克思意識形态思想的理論意蘊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29 02:59:17

 對于馬克思本人的意識形态思想,學界研究或停留于批判向度上而缺乏建構意義,或者忽視了引領性即預言性,僅從社會意識或觀念層面上将其視為社會存在的消極反映。在回顧馬克思意識形态批判基礎上,闡述建構意義上的馬克思意識形态思想變革,進而能體會到這些變革之真理性的集中體現,即層層深入的“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回溯馬克思意識形态思想的真理性,意在使我們更加堅定社會主義意識形态信念,進而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批判視域中的意識形态

  馬克思首先指出,青年黑格爾派們雖然對黑格爾哲學持激進批判的立場,但卻和後者一樣從脫離現實的關于自由與解放的抽象觀念出發,從與生活實踐相脫離的純理論的立場出發,并以此為現實世界及人類實踐提供存在的依據。由此,理論不僅和現實對立起來,而且成為現實的依據。這種颠倒的造物主意識的要害在于,它們失去了對現實世界的現實作用,喪失了對于周圍環境的批判性和革命性,亦即忽視了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聯系問題。

馬克思意識形态思想的理論意蘊(馬克思意識形态思想的理論意蘊)1

  其次,在政治生活中意識形态是特權階層用以維護自身的思想體系。當哲學家們一直沉迷于喋喋不休地争論世界的本體時,他們以“拯救現象”的名義遺棄了它們得以産生的前提條件:人類的實踐活動。何種特殊的人類實踐才産生了作為舊哲學的意識形态?馬克思以曆史唯物主義的經濟學—哲學雙重視角指出,隻有“物質勞動和精神勞動的分離”這一真正意義上的分工之出現,才促成了意識形态得以産生的現實土壤。當作為人類實踐的分工促成了物質勞動和精神勞動的分離時,質量與數量上的不平等分配就産生了。

  最後,資本主義意識形态體現為人與人之間颠倒的物化關系,即拜物教意識和拜物教現象之中。馬克思在黑格爾、斯密和李嘉圖及其他社會主義思潮的啟發下,在對後者的批判性繼承之基礎上,以資本主義社會中作為曆史性之“物”的商品為切入點,區分了其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的二重屬性,剖析了生産商品的勞動本身之二重化,探讨了商品之交換價值的具體形式,由此進入了對拜物教的分析之中。商品的神秘性質在于,它把人本身勞動的社會性質反映成勞動産品本身的物的性質。因而它能夠把生産者同總勞動的社會關系反映成物與物之間的社會關系。同樣,從商品到貨币到資本的上升過程使得後兩者體現出更加淋漓盡緻的拜物教性質。

馬克思意識形态思想變革的三個維度

  馬克思意識形态思想将理論自覺看作從堅實的現實世界基礎中生長出來的人類實踐的産物。這是馬克思意識形态思想的變革之一,亦是理論與實踐在第一個層次上的統一。

  馬克思突破了亞裡士多德對于實踐概念和實踐領域專屬于自由人的政治學和倫理學限定,尤其是抛棄了基于自由人與賤民的二重區分中所體現出的實踐的貴族化傾向;同樣,馬克思一方面意識到黑格爾的神本學或邏輯本位的哲學立場必然使社會曆史性原則最終被窒息掉,另一方面将曆史的主體從彼岸世界的無限實體及其在此岸世界中的異化形式颠倒為此岸世界中以一定的生産方式從事實踐活動的有限主體(現實的個人及其現實世界);實踐概念亦有基于青年黑格爾派“自我意識”立場而對現實生發出的批判的與革命的屬性。實踐由此與特定社會曆史形态中的現實個人之一定的生産生活方式、進而與由此造成的相應的經濟基礎發生本質性的關聯。

  馬克思意識形态思想緊緊抓住無産階級及其革命性力量,建立了不具任何脫離人民性之自身特權的政黨,将自身存在的基礎看作锲而不舍地為無産階級和全人類謀求解放和幸福。亦構成其理論與實踐在更高層次上的統一。

  “無産階級及其解放”與“理論與實踐的統一”的内在關聯在于,兩者之間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聯系。因為“無産階級及其解放”的理想性維度,使實踐的多重維度具有了堅實的出發點與歸宿,并由此有機地統一起。這也使得馬克思意識形态思想的“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在傳統意識形态所一直鄙棄的“被動因素”和物質力量中結合在一起,“理論一經掌握群衆,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理論隻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衆;而理論隻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正是在無産階級被賦予巨大的世界曆史意義的層面上,“實踐”變成人的解放的、革命的實踐,“理論”成為人的解放的、革命的“本體論承諾”。而解放的承諾進而要求馬克思意識形态思想必須進一步組建牢牢把握此一意識形态領導權的政黨。無論就必要性而言,還是就曆史發展趨向而言,無産階級要強大到實現“人的解放”的使命都必須如此,工人階級必須建立自己的政黨,而且要把全人類永遠從剝削下解放出來。無産階級政黨與其他政黨的區别亦體現在它真正的普遍性之上:它從來不是僅僅停留于某種特權階層和特殊利益階層的其他意識形态的黨派或宗派,它因為沒有保留任何自己的特權和特殊利益而真正成為“作為特殊性而超越了特殊性”的“普遍性”,這一普遍性使共産黨真正獲得了其他政黨所不具有的先進性:“他們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産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們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則,用以塑造無産階級的運動。”

  馬克思意識形态思想因以上變革而得以放眼人類發展及其未來趨向,使自身永葆對既成社會曆史現實的超越性、批判性和革命性,進而永葆對未來實踐發展趨向的引領作用,成為理想性和現實性、科學性與革命性相統一的意識形态。此為馬克思意識形态思想的第三層次變革,也是其“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最高層次。

  瞄準人類發展及其未來趨向的馬克思意識形态思想,不會屈從于任何現存的、既成的将自身利益視為天然合法的特定階級或階層,而是永遠保持着對社會曆史現實的超越性、批判性和革命性。理想性與革命性須臾不能離開現實的社會曆史條件。一方面,人的連續不斷的感性勞動和創造,是工業、商業、農業、交通等整個現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礎,是人的現實的社會曆史;另一方面,我們周圍的感性世界是各個時代的工業和社會狀況的産物,是曆史的産物,是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因此,解放是由現實的曆史關系造就的曆史的運動。

  這一理想性和現實性、科學性與革命性相統一的意識形态在《資本論》中被進一步表述為社會形式和人的發展的“三階段”理論。馬克思在唯物史觀基礎上分析到,起初完全是自然發生的第一階段構成前現代社會的諸種所有制形式,其中“人的生産能力隻是在狹小的範圍内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着”,在此所有“人的依賴關系”之情感的神聖發作背後,“原封不動地保持舊的生産方式,卻是過去的一切工業階級生存的首要條件”。而在以物的依賴性和物化的形式為基礎的第二階段中,形成了一種“人的依賴與獨立”的二律背反。一方面,一切等級的和固定的東西、一切地方的和民族的閉關自守狀态都被沖破,人類曆史發生着越來越普遍的物質變化,人與人之間建立了越來越“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另一方面,現代社會的普遍的人的依賴關系又是以異己的、物的關系(交換價值)表現出來的,人的能力亦被轉化為物的能力。然而其中巨大的文明意義卻在于:普遍聯系和生産所造就的全面發展的個人之出現,為未來“人類社會或社會的人類”這一真正的人的自由個性階段創造了條件, 自由個性必須以個人關系和個人能力的發展程度和全面性為基礎。

  正是在對于人類曆史未來發展趨向的科學認識與理想信念的基礎上,基于“人的自由個性階段”的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态才具有對于“現存階段”的不斷超越和否定,從而預言着現實性與理想性、科學性與革命性相統一的“解放的理論與解放的實踐”的結合。這恰是馬克思意識形态思想留給我們最彌足珍貴的遺産,亦構成我們行走于其中且尚未完成的實踐趨向。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團委;黑龍江大學哲學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高強 趙梓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