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報》 第228期 美術副刊
《千裡江山圖》是一幅中國中小學美術課本裡非說不可的畫。王希孟是作者,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但令人驚奇的是,如果我們在沿着這幅作品想要知道關于希孟更多的信息時,答案卻是:無!憑此一幅作品,就能在中國古代的繪畫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可謂是空前絕後、千古一奇了。
如果再告訴您這位畫家在創作《千裡江山圖》時隻有18歲,那又該如何想呢?一幅畫,1000年,縱觀古今、遍查中西,也是獨一無二了!元代黃公望70來歲完成《富春山居圖》為後世楷模,齊白石60歲“衰年變法”名震畫壇,想想希孟以小小年紀和他們并肩在一起,這般成就也是沒誰了。
宋徽宗的皇家畫院名震古今,所出的一部《宣和畫譜》(1120)也很有名,裡面收錄魏晉至北宋宣和年間231位著名畫家、6396幅畫作。此時希孟已經故去,書中卻沒有提到他的名字,也沒有提到《千裡江山圖》這幅長卷,這未免有點奇怪了。據考,希孟是北宋時期的一位天才少年畫家,确切地說是一位宮廷畫家。他生活在北宋徽宗年間,也就是1096年至1113年左右,史書上說他隻活了20餘歲。所謂史書,最明确地說出希孟生平的人是曆史上著名的奸佞、北宋的“六賊”之首,同時也是北宋書法四大家之一、宋徽宗的“好哥們兒”——蔡京。他曾經在《千裡江山圖》長卷後隔水上有一段題跋,文中大緻說了希孟從藝的經過和創作這幅巨作時的年齡。
其實,蔡京的題跋并沒有說希孟姓王,至于“王希孟”的說法,坊間流傳最早的是清代康熙年間的顧複在他的《平生壯觀》一書中提到的:他的朋友、古董商王濟之認為希孟姓王。因為他在清代著名的收藏和書畫鑒定家梁清标家中看到過此畫,有記載說在此畫卷的外簽上寫的就是“王希孟”。後來還有人據此寫了首詩,說他20歲就死了雲雲。再後來清宮内府編纂的著名的《石渠寶笈》也沿襲了這種說法,于是希孟就這樣成了神童畫家王希孟了。
我們的問題是,如果希孟不姓“王”,那他會姓什麼?有人通過分析推理認為有兩種可能:第一,希孟有可能姓趙,因為是“國姓”,所以避諱不能寫明;第二,希孟有可能與蔡京同姓——蔡,因此蔡京以長輩的身份可直呼其名,不用寫明。兩種可能都沒有直接的證據,因此我們隻能從了古人的說法——“王”姓,起碼也已經叫了二三百年了,相對保險。
《跟着王希孟遊千裡江山》
作 者:呂鵬
主 編:劉峥
出版社:故宮出版社
在《千裡江山圖》的後隔水的題跋中,蔡京還透露希孟十二三歲的時候就在宋徽宗的“畫學”中做學生,後來被招到宮廷中的文書庫工作。那麼,“畫學”又是什麼所在呢?它是北宋徽宗崇甯年間(1102—1106)開辦的一個皇家繪畫機構,這個機構最初是設置在“書學”之下的,隸屬于太學,歸國子監管轄。稍後,“畫學”與“書學”“算學”并立。“畫學”就相當于北宋時期的“皇家美術學院”。1104年,這個“畫學”并入皇家的翰林圖畫局,其實就是皇家畫院,據說“畫學”提供三年的培訓課程。總之,希孟同學應當是在這裡完成學習後,再被分到“禁中”的文書庫,做了文書工作。至于為什麼希孟同學學了幾年的繪畫卻被分配到了文書庫做文書?這是個問題,卻沒有明确的答案。從蔡京的記錄中可以推測希孟當時的畫藝或者風格可能還得不到宋徽宗的賞識,但是皇帝“知其性可教”,于是決定親自傳授他繪畫本領。希孟果然畫藝大漲,不久就有了一顯身手的機會。
于是18歲的希孟憑借少年的淩雲壯志,用半年時間創作了這幅宏幅巨制——《千裡江山圖》。半年成就千年,這的确像夢一樣。
我們翻遍曆史,除了蔡京和少數幾位鑒賞名家的記錄外,也确實很難找到有關希孟的更多信息。至于他從哪裡來,後來又歸宿如何,就更成了千古之謎。一代天才少年,在留下一卷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作品之後絕塵而去,空留一段傳奇任後人評說!■
(本文節選自“跟着藝術大師”系列叢書《跟着王希孟遊千裡江山》第一章節“此間少年”,題目為編者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