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語言學習是兒童語言主動建構的過程。首先,兒童在 與成人交往和運用語言的過程中接觸到了語言環境,這個環境 為他們提供了種種語言模型,足以用來選擇。隻有那些他們能 夠理解、能夠模仿的模型,才會被有意識地挑選上,并被不斷 地加以模仿和練習。其次,與此同時,兒童将語言模型稍加改 動,增添、減少或變換個别語言單位,作為自己的語言表達出 來。這種根據自己需要進行的創造性和變通式的模仿,正是兒 童主動參與語言構建的過程。此外,成人在與兒童交流時,一 定程度上考慮到了兒童對語言的接受和模仿,成人所提供的語 言模型也會受到兒童自身特點的影響。這就是兒童對語言環境 的反作用力。
2、語言學習是兒童語言是語言個性化的過程。每個兒童所 依托的語言環境都不一樣,既有的經驗和語言的積累使得兒童 在交往中帶有鮮明的個性印記。特定的語言習慣顯現其語言個 性,這種個性可以從語言使用的句式、詞彙、口頭禅甚至是語 調體現出來。除去語言表達的形式的個性化之外,語言内容同 樣呈現出個性色彩。不同的兒童在語言學習中表現出不同的特 點,他們對話題的偏好、句式的選擇都呈現明顯的個體差異。 在學習過程中的速度、效果,運用語言交際的積極性也各有不同。
3、語言學習是兒童語言是語言綜合化的過程。語言本身是 音義結合的符号系統,兒童在學習語言的時候,語音和語義是 必須結合在一起學習的,兒童學習語言的過程往往就是他們認 識事物的過程。同時,語言的學習也和兒童在其他領域的學習 緊密聯系在一起,兒童的成長成熟通過語言的成長成熟表現出來。
4、語言學習是兒童語言是循序漸進、逐步累積的過程。兒 童掌握語言,要掌握語音、詞彙、語法,并将其運用成熟,會 經曆從無到有、積少成多、逐步完善等過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