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雲鶴
“今年農場收成不錯,平均每畝産1200斤玉米。”馬兆文告訴記者,她口中的農場指的是“向陽花”家庭農場。馬兆文是山東省“最美鄉村女緻富帶頭人”,2013年,在政府組織的培訓班上,她聽說國家鼓勵土地流轉,于是萌生了承包土地的想法,目前她和丈夫共流轉土地460畝發展糧食生産、蔬菜瓜果種植和休閑農業,開辦家庭農場。
開辦向陽花家庭農場
創造性推出“一分地菜園”
“現在玉米還沒收完,不知道總産量和收益,不過但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平均每畝能産1200斤左右,收成不錯。”9月30日,正忙着賣玉米的馬兆文笑着說,現在是收玉米的季節,過段時間就到了收大豆的時候了。
馬兆文開辦的“向陽花”家庭農場在濟甯市兖州區新兖鎮大南鋪村,距離兖州城區三公裡,因蔬菜水果綠色、健康吸引了不少城裡人前來購買,甚至還有人在她這裡租賃土地種起了菜。
53歲的馬兆文是新兖鎮大南鋪村的村民,她種了大半輩子地,一直都在與土地打交道。2013年,馬兆文抱着學習技術和經營理念的目的參與了兖州區組織的新農人培訓,在那裡她了解到國家正在鼓勵進行土地流轉,馬兆文便萌生了承包土地的想法。與丈夫商量後,兩人承包下村裡的260多畝地種起了糧食,在農業局專家的指導下,馬兆文種出了高産的小麥和玉米,這給了她極大的信心。
2015年的一次外出學習中,馬兆文發現原來哈密瓜不僅能生長在新疆,在山東也種的出來。在政府技術上幫扶、資金上的扶持下,馬兆文成立了“向陽花”家庭農場,種植糧食作物的同時擴建大棚,種植蔬菜、甜瓜、哈密瓜等經濟作物,她種的哈密瓜又脆又甜,一經上市就銷售一空,每畝效益在萬元以上。
她還把從壽光學來的高效農業、生态農業、有機農業運用到自己的農業生産過程中,用腐熟的大豆作為種瓜的肥料,用粘蟲闆、殺蟲燈等生物方法防治害蟲,全程人工除草,不打除草劑,确保消費者吃健康瓜菜,享田園生活。
在學習别人經驗的同時,馬兆文還創造性推出“一分地菜園”全托管和半托管的土地出租模式。她抽出10畝地,并将每畝地劃分為8份,以一份800元的價格進行出租,每年的純收入在3萬元左右。消費者辦理會員即可在自己的“一分地”中種植、除草、澆水、采摘,享受豐收的快樂。2019年,“向陽花”家庭農場成功入選農業農村部第一批全國家庭農場示範場典型案例。
目前,“向陽花”家庭農場占地480餘畝,其中有22個蔬菜瓜果大棚。四百餘畝糧食作物都采用機械化種植、收割,每畝産量能達到1100斤左右,并和今麥郎、兖豐種業等本地企業有長期穩定的合作,這種訂單農業的銷售方式使得她的糧食不愁銷路,純收益穩定在每年10萬元以上。“通過這幾年的摸索,這個效益要比露地的高十倍。像我們的大棚,平均效益達到了1萬元左右,露地蔬菜在1000元左右,2021年我們達到了40多萬元。”馬兆文介紹。
向陽花農場為村民提供就業機會
在家庭農場逐漸完善發展的過程中,馬兆文也不忘回饋社會。她不僅為村裡的貧困戶捐款捐物,還開辦技術培訓課堂并給為他們提供就業機會,“原來我們自己種地,一年也掙不了幾個錢,把地承包之後我不僅可以拿到租金,還能在這打工多掙點。” 大南鋪村一村民說。
“她主動與村裡的6個貧困戶聯系,給他們提供幫助。”大南鋪村村支部書記蔣奇說,這6戶的20畝土地,已經全部流轉到向陽花家庭農場,馬兆文總是提前将租賃費支付給他們。這6戶中還有5個人在向陽花家庭農場務工、掙工資。65歲的楊運全家庭貧困,馬兆文把他安排在農場内打零工,每天收入50多元。“我們家有5畝地,兆文每年給我5000元租金,政府為我辦理低保,再加上打工賺的錢,我一年能收入1萬多元。”
兖州成立了老年人日間照料服務中心志願者協會,馬兆文帶頭組織兖州新型職業農民,成立了愛心團隊,加入到關愛老人的志願者隊伍當中,定期向敬老院的老人們獻愛心,把綠色健康蔬菜、優質新鮮水果送給老人,讓他們共享農場的勞動成果。
多年來,向陽花家庭農場堅持“綠色、生态、有機”的發展理念,通過不斷學習新技術,引進新品種,開發新模式,嚴格管控生産過程,積極對外宣傳推廣,逐步發展成為當地家喻戶曉的“菜籃子”和“果盤子”。2018年5月被評為“省級勞動模範”,同年12月被授予了“濟甯市鄉村之星”稱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