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後1~3天進行手及腕關節的功能鍛煉,如握拳、松拳、旋轉手腕、使用握力圈和屈腕等鍛煉。
2
術後4~9天,在上述運動基礎上,開始進行屈肘運動;患側上臂制動,可使用握力圈。通過前臂肌肉收縮來促進淋巴循環。
3
術後10~14天,在上述運動基礎上,解除固定患者上肢的胸帶後,可練習患側手掌摸對側肩部及同側耳部的動作。
4
術後15天後,或在傷口愈合拆線及拔除引流管後,需經醫生評估是否可逐漸增加肩部運動,否則可能受到傷害。
此期,在上述運動基礎上可鍛煉擡高患側上肢,将患側的肘關節屈曲并逐漸擡高患側上肢,直至與肩平。
可練習将患側手掌置于頸後,使患側上肢逐漸擡高至患者自開始鍛煉時的低頭位,達到擡頭、挺胸位,進而能以患側手掌越過頭頂并觸摸對側耳部為止。
為了擴大肩關節的活動範圍,此時還可做扶牆鍛煉,加強擡高患側上肢的功能。
能做到上述訓練之後,每天仍要保持運動。恢複活動應循序漸進,每天增加一點點的運動量,每天至少重複3次,每天每個動作可進行4~8遍。
注意事項
凡有下列情況,需适當延遲肩關節活動,并減少活動量:
❶凡有皮下積液(胸壁或腋窩),皮瓣未充分與胸、腋壁貼合者;
❷傷口愈合不良,近腋區的皮瓣較大面積壞死或植皮近腋窩者;
❸腋窩淋巴結清掃範圍過大和皮瓣轉移的患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