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早上開始
整個柳州都淹沒在暴雨中
最新消息
15日15時柳江河水位:85.19米
85米洪峰過境,蘿蔔洲隻剩葉子
江面上漂浮着很多雜物
記者剛從柳州水文水資源局了解到,截止8月14日,今年柳江市區河段已經出現了五次洪水過程,其中有四次超警戒水位,次數之多為柳州水文站1939年建站統計洪水數據以來的首次。而且,此次8月份出現的超警洪水也比較罕見,曆史上僅有四次。
水文專家分析,形成多次洪水的原因以天氣原因為主,五次洪水均為降雨集中在上遊地區,雨勢反複疊加且連續不斷造成,大量的降雨導緻我市柳江主流及支流普遍上漲。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待洋溪和落久等水利樞紐建成後,将可提升防洪标準,減少洪水帶來的損失。
小南路、濱江西路
濱江西路居民隻能坐船進出
紅光橋底無法通行
金沙角
衆志成城戰洪魔
大雨滂沱,江河暴漲,洪魔再次襲來
北部三縣多處不同程度受災
全巿上下要迅速行動起來
投入到新一輪抗洪搶險救中去
今天我們不說其他的
但這些瞬間真的很想讓你知道
面對天災,幹群齊心
衆志成城,抗擊洪魔!
融水幹部群衆在“孤島”中與洪水奮戰
度過了驚心動魄的兩天一夜
8月12日至13日,融水杆洞鄉連續兩次遭遇特大洪災,低窪地帶多處民居、商鋪被淹,多輛汽車被洪水沖走。其中,13日為百年不遇特大洪災,最高水位達到493.35米,超警戒水位1.35米,為有記錄以來最高水位。飲水、供電、通訊和交通全部中斷,全鄉形如一座孤島。
8月13日,融水杆洞鄉杆洞街,救援隊員吳玉雄(左)正在山洪中轉移一名遊人。
幾名搶險救援隊員轉移一名女孩。
搶險救援隊正在轉移80多歲的老人楊志(右2)。
一名搶險救援隊員把80多歲的老人楊命咪(右)往安全地帶轉移。
搶險救援隊把一名病人擡往臨時救治點救治。
一名被洪水圍困的居民從窗口轉移。
一名家屬給受傷者喂食。
融水杆洞鄉臨時救助站,鄉衛生院醫生曾繁品為對一名傷者包紮。
幹部群衆把一名經傷口處置的傷者擡到救助站休息間休息。(通訊員 龍濤 楊慶鋒)
融安千名幹部連夜清淤
12日至14日,融安縣出現中到大雨,部分地區暴雨,局部大暴雨到特大暴雨過程,最大降雨量達367毫米。
14日,珠江上遊的融江融安縣城段出現入汛以來第二次洪峰水位,8月14日16時融江洪峰水位達117.35米(警戒水位114.60米),超警戒水位2.75米。洪峰過後,水位逐漸回落,當地政府組織千餘名黨員幹部、駐軍武警官兵、民兵預備役人員等,采用邊退水、邊清淤的方法,連夜清理洪水帶來的淤泥,用最快的速度恢複正常的生産生活,力争把因災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
武警官兵在三江抗洪
8月13日,三江縣全境普降大到暴雨,個别鄉鎮出現大暴雨或特大暴雨的天氣過程,三江縣氣象台13日更新發布暴雨紅色預警,最大降雨量,丹洲鎮287.4毫米、鬥江鎮269.2毫米。受強降雨影響,全縣11個鄉鎮不同程度的受災。
在三江縣厘金灘水電站,山洪夾雜着碎石沖垮了外牆,造成水電站多處房屋設施被掩埋,情況十分危急,二次自然災害很可能再次爆發。了解情況後,武警三江縣中隊14名官兵冒雨趕到現場清除淤泥,疏通低窪溝渠,改變山洪流向。“沙袋一定要放瓷實了,壘的時候注意層次!”“堆不起來的地方就打上木樁、壘沙袋能緩解山洪沖刷。” 武警三江縣中隊政治指導員陳德瑞一邊部署任務,一邊帶頭投入戰鬥,一邊大聲呼喊着,從幹部到戰士,即使全身被雨水打濕,鞋襪被泥漿灌滿,雙手被沙袋磨出了血泡,鮮血浸透了手套,也沒有喊苦喊累喊疼,大家無不咬緊了牙,喊啞了嗓,磨破了手,壓腫了肩。經過2.5個小時的奮戰,參戰官兵共轉移水電站物資100餘件,修築15米長1米高堤壩,有效消除了泥石流再發生隐患。
柳州市連日來的強降雨,造成局部地區受災,且面積擴大。據柳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15日9時,三江、融水、融安、鹿寨4縣和市城中區共有35個鄉鎮、街道辦受災。全市受災人口約4.1581萬人,轉移人員2092人,倒塌房屋97間,農田受淹面積1.285千公頃,道路中斷52條次,損壞護岸26處,損壞灌溉設施73處。全市洪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約2.151億元,其中農林牧漁業直接經濟損失約2470萬元,工業交通運輸業直接經濟損失約5220萬元,水利設施直接經濟損失約2425萬元,旅遊行業損失約1500萬元。
在洪水肆虐的日子裡,讓我們萬衆一心,衆志成城。與洪魔搏鬥的每一點努力,都給人以溫暖;在抗洪一線的每一個瞬間,都充滿着力量與刻骨銘心!傳遞正能量,敬請擴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