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渎古鎮觀後,我覺得看古鎮的想法應該終止了。再看,也許就是浪費時間。就像甪直古鎮。當然,如果遊覽甪直古鎮在先,感受也許不一樣。閑耍幾天以後,又覺得千裡迢迢來趟蘇州不容易,同裡古鎮還是應該去看看。于是4月21日和姐妹們又出發了。
一到同裡古鎮,我立刻感受到了它的與衆不同,并在心裡暗暗感歎道,幸好來了,不然回到重慶會後悔的。
江南有六大古鎮——碧玉周莊;富土同裡;風情甪直;夢裡西塘;水閣烏鎮;富甲南浔。同裡古鎮屈居第二,甪直古鎮居然名列第三,這讓我感到奇怪。夢裡西塘、富甲南浔、雖然還沒機會一飽眼福,但是,周莊、烏鎮、甪直我都觀光過了,它們怎麼能與同裡相比?周莊已經完全商業化了,沒一點看頭,即便是私宅,也難以和虹飲山房、退思園等相比,水閣烏鎮的小橋流水和同裡相比,也不過是小巫見大巫。更可笑的是甪直古鎮,居然赢得了“風情甪直”的美名,實在是可笑之至。甪直和木渎古鎮相比,實乃一個聽主人使喚的丫頭而已,然木渎卻榜上無名。同裡的古風,木渎的雅緻,無論是周莊,還是烏鎮,更不用說甪直,它們都是沒法相比的。
隻有同裡和木渎還可以較量較量,借古人的話說,它們是“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同裡古鎮有“三多”:名人多,明清建築多,水、橋多。其特色就是家家臨水,戶戶通舟。這在江南水鄉也是不可多見的,究其原因,同裡古鎮不僅處于澤國水網之中,且被15條河流縱橫分割成7個小島。故此才有家家臨水,戶戶通舟的格局。正因為如此,同裡古鎮享有“東方小威尼斯”的美譽。
水多的地方必然橋多,不然過渡就是一個問題。同裡在此方面做得很到位,全鎮共有大小橋梁49座,大多建于宋以後各時代,其中最著名的有建于南宋寶年間的思本橋。思本橋是古鎮中橋齡最長的、也是最古老的橋,它建于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
古鎮上最富有神話色彩的古橋當數富觀橋。在此橋的龍門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裡魚化石"的石雕。傳說這條鯉魚在三月桃花水發的時候,乘風破浪奮力跳躍,想跳過龍門脫去凡胎而進入仙界,可就在它奮力躍出水面的時候,橋上走來一為如花似玉的姑娘,鯉魚凡心一動,結果已跳過龍門的頭部變成了龍頭,而龍門外的半身仍舊保留了魚身。
另外成品字形架設在河道上的太平、吉利、長慶3座古橋,是昔時同裡婚嫁花轎必經之轎,以示吉慶。還有被人們叫做讀書橋的小東溪橋,橋上有一副“一泓月色含規影,兩岸書聲接榜歌”的橋聯,它生動地記錄了當時同裡人勤學苦讀之風,證實了同裡自古以來就是“科名”興盛之地。
同裡自然景點非常多,在一級保護區域内,明清建築就占了十分之七,随處可見深宅大院、園林小築。 現存著名的有退思園、耕樂堂、環翠山莊、三謝堂、侍禦第、卧雲庵……
同行有腳力差的,觀看的景點就比較有限,我們第一個觀賞的地方是退思園。
退思園建于清光緒年間,因亭台樓閣及山石均緊貼水面,如出水上,所以又有貼水園之稱。退思園在建築史上那真是堪稱一絕,其園林建築風格、布局都相當獨特。亭、台、樓、閣、廊、坊、橋、榭、廳、堂、房、軒,一應俱全,并以池為中心,諸建築如浮水上。格局緊湊自然,結合植物配置,點綴四時景色,給人以清澈、幽靜、明朗之感。
退思園的主體建築宅第在東西兩側,西側有轎廳、茶廳、正廳三進,為婚喪嫁聚及迎送賓客之用。東側為内宅,建有南北兩幢各五樓五底的"畹香樓",樓與樓之間由東西雙重廊與之貫通,俗稱"走馬樓"。走馬樓堪稱江南之冠。
我們在退思園逗留的時間最長,裡面的景物基本都是仔細觀賞而非走馬觀花。退思園之後我們又去了古戲台、麗則女校、松石悟園、珍珠塔景區、王紹鏊紀念館,最後還去了陳去病紀念館。
珍珠塔景區我們逗留的時間也比較長。
小時候我看過一本叫《珍珠塔》的連環畫,稍長又看了《珍珠塔》戲劇,因而對珍珠塔景區很感興趣。
《珍珠塔》的故事就源于同裡。故事主人公方卿見姑,翠娥贈塔,陳王道嫁女的史實在同裡源遠相傳。故同裡設此景點,并稱為"珍珠塔"。整個景點現僅存陳翠娥書樓部分遺迹。
據《同裡志》記載,陳王道(公元1526--1576年),字盂甫,一字敬所,号浩庵,為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進士,授靳縣知縣,又補陽信,皆以才能廉慎著兩邑,後為邵武守,擢南京監察禦史。相傳南都貢院的号房,向蔽以蘆席,值風雨如露,土子不堪,他奏請易之以瓦,故深受士子愛戴。據說他元配夫人死後,續妻方氏。民間傳說的《珍珠塔》,說的就是陳王道嫁女的故事。
除了古建築和園林,同裡古鎮還值得一提的是古鎮不同凡響的裡弄小巷。
同裡古鎮的街道與街道之間,裡弄較多,如尤家弄、串心弄、同泰弄、西弄、倉間弄等。這些裡弄都又細又長,如魚行街的穿心弄,長達三百餘米,行人腳下會發出哐哐聲響。原來石條下竟是空心的,小弄蜿蜒前伸,而那一條條石闆故意鋪排不齊,留下大大小小的空隙,于是行人走過,也就發出這動人的聲音。富觀街附近的倉場弄,自南向北通達水河兩岸,弄堂僅容一人行走,故也稱“一人弄”,弄内人家穿過便上河橋。還有一些裡弄則常常橫穿一個圩頭,可以從河的這邊一直走到另一邊。
所以,遊客在觀覽古建築和園林的時候,也别忘了品味古鎮的裡弄,同裡古鎮的裡弄是我所遊覽過的古鎮中最特别最有味道的。
外出遊玩,錯過什麼地兒都可以,就是不要錯過同裡古鎮,古鎮的退思園,建築典雅别緻,充滿詩情畫意,其亭台廊坊可謂風華萬種,盡占水鄉風流,不愧為漢族文化遺産中的一顆明珠。
看過了同裡,再看其它古鎮,你會覺得索然無味。因為同裡的退思園,不管是古建築還是園林都比拙政園、獅子林、留園等強很多,其一山一石,一水一木都充滿了詩情畫意,所以,行遊蘇州,浏覽水鄉古鎮,甪直古鎮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另外,去同裡古鎮乘車非常方便,地鐵出來右轉幾步就有同裡古鎮的旅遊專線,車次非常多,一班最多也就幾分鐘。車況非常好票價才一元,直接送到古鎮大門入口,真是很方便遊人的。
2021年7月3日星期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