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秦王與十五座城池換和氏璧

秦王與十五座城池換和氏璧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1-10 09:53:16

  和氏璧,又稱和氏之璧、荊玉、荊虹、荊璧、和璧、和璞。為天下奇寶。大家都知道著名的“完璧歸趙”的故事,到底是什麼樣的寶貝能讓秦國拿出十五座城的代價來換,雖然當時的秦國國力強盛,可能不會真的給趙國十五座城,但由此可見和氏璧的價值,是真正價值連城,那麼這個和氏璧的由來和下落到底是怎樣的,我們一起來探讨一下。

  

  首先說關于和氏璧的由來,根據《韓非子》的記載,春秋時期,一位楚國的樵夫,這個樵夫名為卞和。卞和上山砍柴時,無意間看到了一隻鳳凰落在一塊青色石頭之上。民間素有“鳳凰不落無寶之地”之說。卞和認為,這石頭肯定是個寶貝,但他知道,這種寶物是他這種人無福消受的。于是便去獻給楚厲王,當楚厲王拿到後讓人鑒别,而鑒别的玉器大師說這隻是塊普通的石頭,于是厲王大怒而砍去了卞和的左腿。後來厲王駕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獻給那位武王。武王又找來人鑒别,又說這是普通的石頭。而砍去了他的右腿。武王駕崩了,文王即位,卞和抱石頭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淚流盡後雙眼流血。文王聽到後,派人問他原因,說:“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為什麼哭得這麼傷心?”卞和說:“我不是為被刖傷心,我是因為它是寶玉而被看為石頭,忠貞的人被看為說謊的人。”于是楚文王派雕琢玉器的人剖開他的玉璧,果然得到寶玉,于是命名是“和氏璧”。被楚國視為國寶。

  秦王與十五座城池換和氏璧(秦王願用十五座城池換的和氏璧到底什麼來曆)(2)

  戰國時期,和氏璧面世後,成為楚國的國寶,從不輕易示人。後來,楚國向趙國求婚,使和氏璧流入趙國。公元前283年,秦國聽說趙國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換,因趙弱秦強,趙國不敢怠慢,但又不情願,便派智謀雙全的蔺相如奉璧使秦。蔺相如知道其中有詐,偷偷将和氏璧送回了趙國。此事便是著名的“完璧歸趙”。

  秦王與十五座城池換和氏璧(秦王願用十五座城池換的和氏璧到底什麼來曆)(3)

  關于和氏璧的現世說法都大同小異,而人們真正關心的的是和氏璧後來到底去了哪裡。

  一種說法是,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和氏璧被秦始皇所得,後一起長眠與秦始皇陵墓中。

  還有一種說法是秦皇命人将和氏璧打造為鎮國玉玺,上刻“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字。稱之為“天子玺”。據史書記載,此玺用陝西藍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鈕,一說龍魚鳳鳥鈕玉玺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書寫的“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字。

  秦王與十五座城池換和氏璧(秦王願用十五座城池換的和氏璧到底什麼來曆)(4)

  傳國玺自問世後,就開始了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曆。傳說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時,風浪驟起,所乘之舟行将覆沒。始皇抛傳國玉玺于湖中,祀神鎮浪,方得平安過湖。8年後,當他出行至華陰平舒道時,有人持玉玺站在道中,對始皇侍從說:“請将此玺還給祖龍。”言畢不見蹤影。

  秦王與十五座城池換和氏璧(秦王願用十五座城池換的和氏璧到底什麼來曆)(5)

  傳國玉玺複歸于秦。秦末戰亂,劉邦率兵先入鹹陽。秦亡國之君子嬰将“天子玺”獻給劉邦。劉邦建漢登基,佩此傳國玉玺,号稱“漢傳國玺”。此後玉玺珍藏在長樂宮,成為皇權象征。西漢末王莽篡權,皇帝劉嬰年僅兩歲,玉玺由孝元太後掌管。王莽命安陽侯王舜逼太後交出玉玺,遭太後怒斥。太後怒中擲玉玺于地時,玉玺被摔掉一角,後以金補之,從此留下瑕痕。

  王莽敗後,這枚傳國玉玺落到漢光武帝劉秀手裡,并傳于東漢諸帝。東漢末,十常侍作亂,少帝倉皇出逃,玉玺失蹤。後被孫堅在井中發現。而後三國亂世曆經轉手,再也沒有在曆史上出現過。

  秦王與十五座城池換和氏璧(秦王願用十五座城池換的和氏璧到底什麼來曆)(6)

  後世也都曾出現過關于傳國玉玺的記載,但到底是不是由和氏璧打造無從考證,和氏璧的大小真的能打造成玉玺嗎?可能和氏璧已經跟随秦始皇進入了皇陵,或可能流落山野,也可能這價值連城的玉璧根本就是一個謊言。

  下次講,曾與和氏璧齊名的另一件寶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