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上高原了,試駕一汽大衆探嶽,在海拔3500米的香格裡拉。
一路風景甚好,可惜沒有QQ姑娘…其實在平原試車還好,思念之情往往會被城市喧嚣和車水馬龍所蒙蔽。但一上高原,看到聖潔的雪山、觸手可及的天空,獨自一人站在我們曾一起嘻嘻哈哈的場景下時,難免會心生絲絲傷感…不知道此時此刻你在城市裡還好嗎?昨天為你拍的視頻還喜歡嗎?我們的過往還有餘溫嗎?
遠眺梅裡雪山
抱歉,我高反了,在一篇試駕文章中說了這些有的沒的,大腦缺氧、處于待機狀态真的很容易讓人鑽進情緒的死胡同裡出不來,這種感覺就像是淩晨一點準備刷5分鐘抖音就去睡覺,結果到淩晨三點抖音APP都看不下去,提醒我“别看了趕緊睡”一樣…因為在這個場景下,自己和環境都已如一灘死水,沒有一個外界因素能将我從陷入沼澤地一般的思緒中抽離開來。
抱歉,又扯了一段有的沒的,不廢話了,要不寅哥估計又該吐槽我借着工作便利,寫表白信了,終歸他已經把自己交代給了一位賢惠的妻子,無法對我産生同理心。對了,這篇文章我也不準備長篇大論了,說點最直觀的感受,給大家省點時間多陪陪女朋友吧,畢竟前面我已經碎碎念了很久,那些不知道上個月稻城亞丁之旅的讀者應該早就沒耐心了,那就到此打住,開始聊聊這台我試駕完之後給出“小Q5L”評價的大衆探嶽。
探嶽是一汽大衆生産的第二款SUV車型,第一款是定位于緊湊型的T-ROC探歌,這台車近兩個月竟然交出了月均近萬台的銷量成績,而且我們小區也有住戶第一時間提了高配車型,說實話,我還是挺驚訝的,因為售價并不低,這也從側面說明了一個問題,“大衆”二字在中國還是好用。
一汽大衆探嶽的身份很好理解,歐版Tiguan;上汽大衆途觀L為美版Tiguan,這種感覺就像一汽大衆邁騰于上汽大衆帕薩特。
大家也能看得到,探嶽叫“探嶽”,不叫“探嶽L”,所以在車身長度上探嶽也比途觀L短了123mm,軸距短了60mm。官方将其定義為中型SUV,但實際上用大号緊湊型SUV來定義會更加準确。
不過在空間方面大家完全不用擔心,大衆沒有一款車是輸在空間上的,畢竟就連當年老途觀的後排空間,都能為我這個身高178cm的人提供兩拳的腿部富裕。
途嶽空間展示
而探嶽的後排腿部空間同樣很好地滿足了國人對第二排的預期,我身高178cm,坐在後排腿部有兩拳兩指的距離,要知道這個成績竟然和我當年測試途觀L時記錄的後排空間一模一樣。
左:探嶽 右:途觀L
後備箱同樣如此,經過實際測量可以發現,兩台車在後備廂空間方面的數據幾乎相差無幾,由此可以也看出,探嶽整車的空間利用率是很高的,那些在這兩台車之間糾結的朋友,完全可以把注意力放在除空間以外的其他點上。
當然,肯定有人就是以大為美,日常使用場景也不用考慮車身尺寸對駕駛難易度的影響,那這麼來看,途觀L在體格上還是有一定優勢的。但我想說的是,在駕駛感受方面,探嶽的實際表現是可以把尺寸上的這一點小劣勢補回來,因為在試駕完之後,我從心底裡給出了小“Q5L”的評價。
放到别的品牌說一台車表現不錯,通常都是用同品牌高一級别的車來描述,比如可以将這台探嶽描述為“小途昂”。但問題是,目前國産的大衆,往往都是殼越大,表現越差,途昂除了空間超大,在行駛品質方面我覺得給出20萬可能都多了。所以想了想,如果不考慮驅動、四驅形式邏輯上的差異,其實這台車在質感方面真的挺像自家“豪華品牌”奧迪Q5L的。
大家先别急着噴,小“Q5L”不完全是褒義,同樣也帶貶義。說褒義是,途嶽整體開起來真的很完善,整車隔音做得很好,絕對的同級别前列水準。動力也十分充沛,此次試駕的2.0T高功率版本即使是上到3、4000米的海拔高度,D擋情況下爬個盤山上坡路2000轉左右竟然完全夠用了。
說是貶義呢,是因為這台探嶽跟Q5L一樣,開起來就像下面這段文字般“無感”,轉向手感輕柔細膩,轉向比也在運動和舒适之間做到了很好的平衡。但問題是,或許是轉向較輕的緣故,我總覺得欠些質感,無法将我的雙手升華。同時與車身動态佛系的溝通感以及方向盤很一般的握感,也不能為我的雙手帶來愉悅。它隻是一個能很好完成拐彎使命的圓盤。除此之外像是刹車、油門踏闆的腳感也是一樣,表現很好,毫無缺陷的無感。
變速箱方面,這台2.0T高功率版本車型搭載的是一台代号為DQ500的濕式7擋雙離合變速箱,整體表現和途觀L一樣都“很一般”。一擋起步在有些場景下還是抖,通過方向盤感知,短時間内抖得像台3缸發動機。變速箱整體升、降擋倒是挺平順,不過這台變速箱卻完全沒有了以往雙離合的犀利,降擋太慢!
一路上我嘗試了很多次深踩油門以及地闆油,降擋邏輯倒是沒什麼問題,但是降擋速度就真是有些感人了,我都不禁懷疑難道是通用變速箱工程師跳槽了…跺下地闆油,發動機轉速不緊不慢地攀升到5000轉,你以為動力要來了?别急,再默念1秒,等等變速箱的結合…就是這麼一個感覺,很不犀利。所以我覺得現在的雙離合變速箱應用在這種家用買菜車上真是挺尴尬的,舒适度方面一直努力在往傳統AT上靠,升降擋是平順了,耐用度也上來了,但像是起步時的抖動還有坡道溜車還是避免不了。以往迅捷的降擋速度反倒是為了舒适度的考慮越調越慢,即使放在傳統AT中也隻能位列中下遊…
不過就以這個水平來看,探嶽變速箱與發動機的匹配也是要優于途觀L的。很重要的一點,途觀L和很多大衆系車型一樣,D擋狀态下總喜歡把轉速控制在1000出頭,可能這麼幹是會起到省油的效果,但随之而來的就是每次松油門掉轉速後再加速,發動機的聲音和抖動就跟“拖擋”了一樣無力、粗糙。除此之外,途觀L換擋的“敲擊聲”也是我當年着重吐槽的一個點。而這兩個問題,探嶽都避免得不錯,把日常轉速提高到1500左右很好地解決了加速時的“拖擋”無力感,換擋時的敲擊聲也不複存在,當然這是在新車狀态下的感受,後期敲擊聲會不會随着使用增大,還是得等待後續的用戶反饋。
底盤方面,探嶽明顯走的是舒适取向。當時在試駕Q5L的時候,我給出了“在運動舒适之間平衡很好”的評價。确實,全新Q5L底盤很有高級感,也很有德味兒,但如果真的扪心自問,我覺得還是稍微軟了一點點,在山路中犀利程度稍有欠缺,基本處于我個人對“運動味”要求能遷就的最低标準線。
而探嶽呢,比Q5L還要軟一些。其中主要是彈簧軟,避震桶的壓縮阻尼在中後段還是很實的,整個懸架對路面颠簸的處理也很迅速。但就是因為采用了相對較軟的彈簧,所以這台車開起來在初段會有一定忽忽悠悠的開船感。
不過,在山路中行駛,隻要你對懸架初段軟的柔軟量有了預判之後,适應它,不懼它,那其實後段避震桶還是很德系的,很能保證車身動态的犀利度。
前一秒我還在吐槽懸架初段偏軟,之後幾十公裡的碎石路又讓我愛上了這個設定...在這種爛路上探嶽确實比Q5L來的更加從容。所以,考慮到這台車的絕大多數真實用戶都是在城裡代步,我覺得調校成這樣其實也不錯,所以對于底盤的偏好,還是看個人的實際用車需求吧。對了,忘和途觀L做比較了,探嶽整體要比途觀L軟一些,高級感方面差不多,均比松散感很強的途昂要好上不少。
四驅方面,探嶽搭載的4MOTION全時四驅系統采用了博格華納第五代電控多片離合器式中央差速器,在日常駕駛狀态下前輪可獲得90%以上的動力輸出,而極限工況下,後輪可獲得接近100%的動力分配。實際表現,在這次碎石路面偶遇深坑交叉軸路況時,這套四驅系統對于打滑車輪的限滑速度還是不錯的,應付生活中偶爾爛路自駕問題不大。
左:途觀L 右:探嶽
最後,聊聊這類車型真實用戶最感興趣的外觀、内飾吧。其實大家都能看得出,在車身造型上,探嶽和途觀L有着不小的差異,途觀L整體會更加硬朗、修長一些,而探嶽看着則更圓潤、敦實,像是小一号的途昂。
探嶽的車頭部分我個人覺得最有亮點的就是這個和T-ROC探歌類似,集日間行車燈、轉向燈和示寬燈功能為一身的多邊形LED光環了。尤其是當開啟轉向燈的時候,由白轉黃,交替閃爍,觀感不要太可愛,辨識度不要太高。
車側腰線不同于途觀L的平直,而是采用了類似途昂的“律動式”腰線設計,同樣的設計放在途昂上看起來是壯,放到小一号的探嶽身上則顯得有絲古靈精怪,蠻有意思的。同時,19寸的槍灰色輪圈配合着50扁平比的輪胎,也再一次提升了這台車的年輕氣息。
車頂位置出現了一條與T-ROC探歌相似的鍍鉻輪廓線,很好地平衡了整台車的前後視覺重心,相信在未來這個設計也會被植入到更多的大衆車型上。
車尾延續了整車飽滿的設計風格,圓潤的觀感像是被奧迪Q5L附了身。下方的雙邊單出排氣為裝飾件,這點相信大家已經見怪不怪了。
内飾方面,依然是大衆的标準裝潢。不過相比于途觀L而言,中央空調出風口的位置從中控屏幕的上方移到了下方,從而使中控屏位置上移,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駕駛員使用時的視野偏離角度。
儀表方面,探嶽使用了一塊液晶顯示屏,跟奧迪那塊液晶儀表功能一樣, 可以自定義顯示當前時速、車輛信息、導航等内容,相比于目前途觀L上的那塊非液晶實體表,在使用便利性上要強不少。至于内飾的其它方面,也就沒什麼值得講的了,畢竟大部分人都難逃家裡或者親戚朋友中有一台大衆的魔咒,我家也不例外,所以這就不啰嗦了,都差不太多。
最後再來個小小的總結吧。懂國人,莫過“大衆”。每年以一倍以上差距碾壓第二名,常年霸榜中國汽車銷量頭把交椅靠的可不是什麼運氣、巧合,超級綿密的産品線無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此次探嶽的上市更是将大衆的SUV産品線從緊湊級無縫銜接到了中大型SUV。所以此次如果大衆探嶽能給到消費者一個相對合理的售價,不學奧迪Q5L,那我相信以這台車的綜合産品力,為一汽大衆每月帶來個一、兩萬的銷量應該不成為題,不過這裡面具體多少銷量是從途觀L那裡搶過來的,過兩個月的銷量排行榜見分曉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