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跟我說在家這二十幾天,感覺有點厭食了,今天想吃鍋貼,最好是酸白菜鍋貼。酸白菜家裡沒有,酸豆角倒是有,決定吃酸豆角鍋貼。餡有了,皮子怎麼辦,外面下着雨,也不想跑出去買,老媽自告奮勇說用面條機壓一些吧,這個當然好了。
然後我們就各自開始幹活兒。我準備餡料,老媽準備皮,可等到我用皮的時候才發現老媽把餃子皮壓成了菜盒皮,老太太耳朵有點問題,估計是聽錯了。這可怎麼辦呀?想了想,其實也沒有多大問題,直接把菜盒皮一切四塊,再稍加修整就變成長方形的皮了,鍋貼跟餃子不太一樣,将就着包起來也沒有問題,于是有了今天這種樣子的鍋貼,說實話,還是挺好吃的。
酸豆角是自己泡的,酸香可口,用酸豆角包餃子,用量要把握好,用太多了餡會太酸,用太少了又不能突出酸香風味,下面來看看具體做法吧。
酸豆角鍋貼
鍋貼皮:面粉400克,清水180克。
鍋貼餡:豬肉,鮮豆角,酸豆角,洋蔥,姜,鹽,菌菇粉,生抽,蚝油,芝麻油。
做法步驟:
面粉放在盆中,加水拌面絮,蓋上濕布饧半小時後用面條機壓成面皮,再切成方形或者圓形餃子皮都可以。
豬肉去皮切成丁,放在料理機中打成肉餡。
豬肉要有肥有瘦,最好四肥六瘦的比例做出來的餡才更好吃,今天咱們用酸豆角和豆角做餡料的主要材料,豬肉的用量并不是很大。
打好的豬肉餡中加入鹽,生抽,蚝油,充分拌均勻備用。
鮮豆角焯水煮熟,撈出來過涼備用。
酸豆角切碎,洋蔥和姜也切碎。
肉餡和切好的酸豆角、洋蔥、姜碎還有切好的鮮豆角都放進盆中,可以看了下比例,鮮豆角的用量比較大,跟肉餡的比例約為一比一,酸豆角的用量比較小,約是鮮豆角的一半,往切好的菜碎中拌上芝麻油和鹽,再同肉餡拌均勻,鍋貼餡就做好了。
取一張方形餃子皮,卷上拌好的餃子餡,卷起來,兩頭捏一下就成了。
包好的鍋貼是這樣的,其實還可以再長一點兒。
平底鍋預熱刷油,擺上鍋貼,中小火煎一分鐘,
之後往鍋中加水,水量半沒鍋貼就可以,蓋上鍋蓋蒸煮,
約需要兩分鐘,鍋中的水差不多就沒有了。
打開鍋蓋,轉成小火再煎幾分鐘,期間可以把鍋貼翻面,也可以保持單面煎香,都很好吃。這個煎的過程需要酌量往鍋中淋一些油。
煎好的鍋貼底脆餡香,非常好吃,可以搭配辣椒油和醋,味道更美。
多說幾句:
鍋貼的形狀有很多種,跟餃子比起來,它更好操作,甚至可以不封口,隻要用面皮把餡包起來就成。
煎鍋貼的時候,“加水”這個步驟非常重要,邊蒸邊煮可以讓鍋貼更快做熟,加水不會影響鍋貼的脆底形成。
煎烙食物如果用明火,則要盡可能選擇厚底平底鍋,比較好操作。如果感覺火候不好控制,可以加一塊導熱闆。當然了,用電餅铛會更方便一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