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初三語文諸葛亮的文言文

初三語文諸葛亮的文言文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01 12:14:34

先扯些閑話。

這段時間,孩子每天都要去“中考體育突擊班”訓練一個半小時,二十次的課隻剩下三次了。突擊訓練有效果嗎?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

說有,是針對那些身體素質之前比較好的;說沒有,是針對那些身體素質之前比較差的。跟教練聊,他的意思是,所有的體育項目,都首先取決于體能。所以,每天都得練體能,而體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技巧類的項目,反而是最容易的。

差不多二十天的突擊訓練下來,墊排球從每次5個增長到25個以上,達到滿分标準;立定跳遠從1.7米增長到1.9米以上,達到滿分标準;擲實心球從4米增長到6.7米,滿分标準是7.2米,要扣2分。訓練前就達标的項目是800米跑和BMI指标。還有三次課,不知道擲實心球最終能不能達标。

根據場下觀察,我得出的結論是,平時體能較差的孩子,務必把體育項目提前到初一,否則新初三暑假再來臨時突擊,效果并不明顯,尤其是偏肥胖的孩子。超重的後果是(本人所在省,孩子體重超重較多),BMI指标不合格,要扣分;長跑心髒負荷大,難達标,要扣分;立定跳遠難達标,要扣分。容易得分的項目是擲實心球和墊排球。

言歸正傳。

最近一個星期,孩子在背諸葛亮的“出師表”。九年級課本裡的篇目,自然是“前出師表”。這篇文章孩子前前後後都背了四五天,跑我這邊來抱怨也不隻一次。每次都說,這篇文章寫得怎麼這麼拗口,話不好好說,你看人家“曹刿論戰”寫得多平實,好背。我隻是笑,聽着,也不評論。

來回了好幾次,終于磕磕巴巴地背出來了,并不是百分百的那種,然後把書一蓋,再也不肯多看一眼。九年級要背的文言文篇目,最難的可能就是這篇“出師表”了。我見課本上還有“陳涉世家”節選,讓她去背,她卻說課本沒有要求背,就不必背,怎麼說都沒用。

網上有人說,高中最難背的文言文,第一要數“逍遙遊”,第二要數“離騷”,第三要數“滕王閣序”。我查了一下,莊子“逍遙遊”中的第一段“北冥有魚”放到初中八下了,難道是因為整篇太難,所以先下放一小段給初中先适應一下?

還有人說,初中比較難背的就數“出師表”了。“出師表”為什麼要背得人頭秃?孩子說,主要是拗口,不順溜。我自己讀了幾遍,感覺難是因為很多字都還給老師了,如果重新理順一遍文義,大緻就不那麼難了。我倒感覺難度和“出師表”相仿的,大概要數孟子的“魚我所欲也”了。諸葛亮的“出師表”是因為有很多生僻字,所以難。而孟子的“魚我所欲也”是因為他像在講經,把一個道理順過來、倒過去地反複闡述說明,一不小心就漏字了。如果要我選,我更願意背“出師表”,而不願意背“魚我所欲也”。

小朋友們通常看到生僻字,心裡就先打怵了,自然背出來的信心就打了折扣,這是感覺上的。如同三伏天炒菜,本來天就熱,面對竈前爐火就覺得十分難耐,一刻也呆不下去。炒菜的溫度真的高過農村三伏天下地雙搶嗎?顯然不。所以說,“出師表”的難,僅僅是感覺上的難。

成年人看到生僻字,雖然也會打怵,但沒有小朋友們那麼怵。不就是查字典嘛,更何況現在都有注音版,就愈加簡單了。成年人真正會怵的是平常字,就如同孟子“魚我所欲也”這樣的,總感覺有些字可有可無,另外一些字可這樣可那樣。這是最讓人頭秃的。因為文中的字似乎可更換,所以難以背出來,這種體驗,我在背“湖心亭看雪”的時候,體會很深刻。

為了共情一下孩子背“出師表”的難,我特意先行解讀一遍。花了好幾天時間,我逐字逐句地讀,到今天終于完工。讀後的感覺就是,文章确實是有難度。難在哪裡呢?我以為難在這是一份奏章,是臣子寫給皇帝的信。一方面,諸葛亮是臣,後主劉禅是君,地位上的天差地别,使得諸葛亮說起話來不得不謹慎小心。另一方面,諸葛亮又是老臣,是輔佐先帝劉備的股肱大臣,對劉禅似又有一種父輩的諄諄勸導。

我們做家長的都知道,當孩子十四歲以後,父母對他們說話,就不得不小心翼翼了。這種小心背後,又有一種掏心掏肺,對方卻不領情的感覺,而你作為家長,你還不能發脾氣,更不能動手打人。所以,通篇言辭懇切,造句委婉。這麼一來,不就顯得晦澀了嗎?孩子們現在都是站在劉禅的位置上,崽賣爺田不心疼,當然難以明白家長的一片心意。而我們家長,都是站在諸葛亮的位置上,自然對他亦臣亦父之心了然于胸。所以,我們家長覺得不難,孩子覺得難。如果你不信,請你試着和自家十四周歲到二十來歲的孩子講講道理,他(或她)如果不怼你,不噎你,這就是有幾分劉禅的本事了。

讀文言文多了,我的膽子也越來越小了,很多時候都不敢肯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了某個字。這大約就是“江湖跑到老,膽子跑到小”吧?我最受打擊的一次就是前些天重讀《戰國策》選文,第一篇“蘇秦以連橫說秦”中這句“科條既備,民多僞态;書策稠濁,百姓不足;上下相愁,民無所聊。”其中的“百姓”有可能并不是我們通常以為的“平民百姓”,原來上古時期,“百姓”确有“百官族姓”這個義項。我從小到大讀書,簡直聞所未聞。這種感覺,大約像極了很多堅信佩洛西不會竄訪台灣,堅信即使她竄訪,我們也一定會給她顔色see see。但最終的結果,出乎了絕大部分人的意料。“百姓”就是這樣的意料之外。

之前讀“醉翁亭記”,我文中有21個“也”字,老師們如果有意,實在可以拿來做一次“也”字用法專題演練。這次讀孔明的“出師表”,文中有23個“以”字,雖說用法不那麼豐富,但完全可以來一次“以”字用法專題課堂。兩堂專題課,也許就幫孩子們徹底解決了兩個常用虛詞的主要用法。何樂而不為?

初三語文諸葛亮的文言文(初中最難背的文言文是諸葛亮的)1

初三語文諸葛亮的文言文(初中最難背的文言文是諸葛亮的)2

初三語文諸葛亮的文言文(初中最難背的文言文是諸葛亮的)3

初三語文諸葛亮的文言文(初中最難背的文言文是諸葛亮的)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