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兒童感統失調的六大表現

兒童感統失調的六大表現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23:13:11

感統全稱感覺統合失調,感覺統合是大腦的功能,感覺統合失調即為大腦功能失調的一種,也可稱為學習能力障礙。

兒童感統失調的六大表現(分享兒童感統失調的表現及一些訓練方法)1

感統失調并不是個别小朋友的小毛病,它其實是一個普遍現象,多發生在5、6歲至11、12歲兒童身上,隻是大部分家長無發現意識。現代化都市家庭中,存在感統失調的孩子比例高達85%以上,其中約有30%的孩子為重度感統失調。

感覺統合失調不會随着年齡的增長而自然消失,關鍵在于後天的教育和訓練。通常孩子在12歲之前通過訓練很容易糾正感統失調的現象,一旦超過12歲就會很難改變。

感覺統合失調并不是什麼奇怪的疾病,家長沒有必要大驚小怪的”。很多孩子都有感統失調,表現出來的情況也都不一樣。說簡單一點,就好像有些孩子天生平衡感差,這就屬于感統失調。平衡感是可以通過運動來進行矯正的,感統失調也可以通過訓練進行矯正。

兒童感統失調的六大表現(分享兒童感統失調的表現及一些訓練方法)2

感覺統和失調是近年來常常被兒科專家提及的名詞,簡單地理解就是,大腦對外界的信息不能正确地進行分析與整合加工,導緻機體不能做出正确的、恰當的反應,進而出現一些行為、情緒方面的問題。由于環境污染、剖腹産率居高不下等因素,感覺統和失調的寶寶越來越多,正日益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

有關專家通過對感覺統和失調的寶寶調查發現,其中90%以上的寶寶在嬰兒期不會爬行或爬行時間很短。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寶寶早期的爬行訓練程度,會影響以後的發展,尤其是前庭平衡能力的發展。寶寶在爬行時,頭胸部向後擡高,形成脊柱反彎,有利于前庭平衡能力和本體感的獲得。

前庭平衡能力失調的寶寶,常常表現出左右不分、方向不明、走路摔跟頭、經常磕磕碰碰等情況。但他們卻喜歡爬高、繞圈子跑,旋轉時也從不感到暈。到了學齡期,這些孩子常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好動不安、喜歡惡作劇、浮躁、愛發脾氣、笨手笨腳、做事沒信心、話多、課堂紀律差及學習成績糟糕等特點。本體感失調的寶寶,動作磨蹭、寫作業拖拉、手腳笨拙、粗心大意、有時還會出現口吃等問題。

前庭感覺統合失調是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表現形式之一。目前,國際公認爬行是預防感覺統和失調的最佳手段,寶寶越爬越聰明。為此,兒科專家呼籲,為了寶寶健康成長,一定要鼓勵寶寶多多地爬行。

兒童感統失調的六大表現(分享兒童感統失調的表現及一些訓練方法)3

家長如果能夠早發現,早帶孩子做感統訓練就可以及時改正;當孩子出現感統失調症狀的時候,除了需要接受系統的感覺統合訓練外,在家也可以進行一些感統訓練,達到調整改善的目的。

下面我們來看看在家如何進行感統訓練。

梳子遊戲

輕輕用梳子梳頭發,頭皮是感覺敏感的部位,可以直接刺激大腦皮質感覺區,對身體形象的建立有很大幫助。可以每天進行10分鐘左右。也可以用吹風機吹身體各部位,強化身體形象感覺。

抓癢遊戲

讓寶寶躺在床鋪或軟墊上,張開四肢,由父母親跪在身旁,在寶寶身上敏感處玩抓癢遊戲,可以每天進行10至15分鐘左右。

毛巾遊戲

用大毛巾或者浴巾将寶寶包在其中,由父母親各拉一頭,左右或上下搖動。此遊戲不但可以強化觸覺,對前庭固有感覺的成長也有很大的幫助。

球池遊戲

大部分的早教機構或遊樂場所都有此設施。球池又稱為浮力球,不但對寶寶的觸覺有所幫助,對前庭固有感覺的形成也有好處。寶寶可以整個人藏入球池中,劃動四肢或翻動身體。也可以站立,兩腳踏動,或由上躍下,将身體投入球中。

跳床遊戲

自己或由父親或母親背着,在跳床上跳動,對固有平衡感及腦幹組織的發展頗有幫助。

大龍球遊戲

由父母協助寶寶坐或趴在大籠球上,趴在上面,抓住兩腳,保持平衡;躺在上面或坐在上面也可以;用大龍球壓過寶寶的身體,對寶寶觸覺學習及身體形象強化有很大幫助。

對于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我們可以對其進行感覺統合訓練,那麼感覺統合訓練有什麼意義呢?

一、 感覺動作發展

通過感覺統合訓練,兒童與環境産生互動,有助于兒童認識物體的形狀、顔色、質感、聲音等;認識自己身體内部的信息,認識身體與環境的關系,發展動作身體的能力,有助于應變能力、協調能力、平衡能力的發展。

二、 身體成長

通過遊戲,協助兒童神經系統的組織整合功能的發展,而這種能力是日後進行高級運動以及學習閱讀的基礎。遊戲也可有效幫助兒童骨骼、肌肉的成長。

三、 心理發展

當兒童能掌握并獨立完成各種遊戲和活動時,自尊心和成就感會得到滿足,并能由此獲得獎勵和贊揚,使得自信心的建立和發展能順利達成。在感覺統合訓練中兒童能盡情盡興地活動,感覺到其中的樂趣,有助于幫助兒童宣洩能量和情緒,有助于身心的健康。

四、 社會化發展

在遊戲的場合及愉快的氣氛中,人際關系最容易建立。在感覺統合遊戲中,兒童有大量與其他小朋友玩耍的機會,可培養兒童合群開朗及主動的個性。嬰幼兒時期有與其他小朋友相處的經驗,對兒童日後的社會化影響很大。

兒童感統失調的六大表現(分享兒童感統失調的表現及一些訓練方法)4

感覺統合的訓練其實是一種教育訓練,而不是一種醫療救治。我們不能用花錢送機構治療來代替自己對孩子的責任與教育。父母首先應從專業人員那裡了解孩子感覺統合失調的具體不足,并獲得訓練指導,然後回到家裡親自承擔訓練責任。訓練就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針對孩子感覺統合的薄弱處,選擇相應的遊戲,進行有重點的、循序漸進的訓練。這些方法通常既簡單省錢,又科學有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