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在經過幾年的迅速發展之後,開始進入了緩慢增長期,面對過度膨脹的市場,交通運輸部開始給予限制。
比如關于“合規率”的要求,前幾年開始,網約車的合規化就已經提上日程,成為不少平台的掣肘,比如滴滴打車、一喂順風車、滴答出行等平台,就沒少受合規的困擾。
但是合規化的成本,卻基本都是司機自己來承擔的,平台隻想享用合規化的成果。在這種理念下,合規化的推進度自然不高。
然而,随着各地政府監管力度越來越嚴格,查車方式也原來越多樣,不少單證司機和不合規司機都開始退出市場,運力開始下滑。
平台的根本利益受到威脅,有人坐不住了,紛紛采取新的措施來保證合規率、留住司機。
比如美團打車推出了合規大禮包,規定在今年4月30日之前,考取了網約車駕駛員證,也就是人證的司機,隻要在APP内補齊合規信息,就可以獲得88元獎勵。
在此基礎上,在4月30日到5月30日之間,完成200單就會另外獎勵300元。這可是赤裸裸的真金白銀!
不僅如此,美團打車還為司機的考證之路提供了不少便利,比如推出線上培訓專區和模拟考試,讓司機可以在接單的業餘時間來提前自學知識,幫助增加考證的通過率。
所以說,對于美團打車、滴答出行、一喂順風車等平台來說,不是不明白該怎麼做,而是懶得費時間和精力而已。
這也間接說明了,對資本家來說,但凡涉及到他們根本利益的情況下,才會站出來幫司機承擔一點責任,這一點也盡顯了資本家的自私本性。
但是很多措施都是平台的一廂情願,在這個訂單量暴跌的時代,多少網約車司機每天十幾個小時在線都接不到單,流水扣除抽成之後,就隻能勉強糊口。
這背後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于合規情況,而是平台的訂單量和網約車司機的數量。
對司機來說合規司機越少越少,因為代表着競争力低,司機可以接單接到手軟,但是如果在原有的合規司機的基礎上,再引入新的網約車司機,那麼僧多粥少的局面會愈演愈烈。
從平台的角度來說,合規率高低至關重要,代表着平台未來的發展力。對司機來說,隻要不因為合規被罰,就沒有太大的差别。
而且現在無證司機和雙證司機接單量并沒有什麼差别,之前還有“傾斜派單”這個說法,現在直接一視同仁,就算是花精力辦理了合規,也是得不償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