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最具天津特色的民間曲藝:天津時調

最具天津特色的民間曲藝:天津時調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4 06:24:01

  天津不光是我國的經濟文化中心,同樣它也是我國藝術文化中心。天津文化中包含着許多特色的當地民間曲藝,接下來小編我将為大家介紹最具天津特色的民間曲藝:天津時調。小編我将從它的藝術特色和傳承意義兩點出發。

  藝術特色

  天津時調是天津土生土長的一種曲種。其原名叫“時調”,源于下層社會流行的民歌、小調。如有來自手工業者自編自唱的“靠山調”;有來自于青樓妓院的“鴛鴦調”(俗稱“窯調”);有膠皮車(人力車)的車夫們,在勞累之餘,坐在自己的車簸箕上哼唱的一種“膠皮調”和來自民間生活的“拉哈調”等。靠山調,大約産生于清同治末年或光緒初年,绱鞋作坊裡的工匠每當日落時,坐着小馬紮(用木條或木棍交叉組成支架,坐處用帆布帶繃紮而成),背靠房山自編自唱的一種曲調。

  内容多是抒發内心的感慨與憂愁。這種小調,被人們稱之為“靠山調”。後經演唱者不斷完善,創造出新的曲牌,如“悲秋調”、“解憂調”、“怯五更調”、“小五更調”、“反正對花調”等,這種所謂“九腔十八調”,成為“靠山調”的基本調式。拉哈調(“拉哈”為天津土語,指作事不認真),是由流行在河北和天津一帶的民歌小調“糊塗調”、“撒大潑”等演變而成。此調的旋律以天津方言為基礎。

  因字行腔、拍節也是一闆一眼,常以對唱的形式出現。像《要婆婆》、《要女婿》等都是傳統的名唱段。這些小調先後流傳到妓院,經過青樓妓女們的哼唱,又被稱之為“窯調”。後來經過文人和歌妓們的改編革新,形成了時調。

  時調在詞句、腔調和闆式等方面都與其他曲種有别。它在詞句上,全篇最多不過五六十句,甚至隻二三十句,就能把整個内容表達出來;唱腔上,周而複始地反複唱定型的曲譜;闆式上,隻有慢闆、二六和快闆三種。詞句的規律是四句為一番,每番第三或第四句後面加一襯腔,即“哎哎喲”。唱詞有七字句或五字名,可以加“三字頭”或襯字,句尾多押平聲,以陽平為合格(因天津話多為陽平)人這種格調多用于靠山調。

  時調的“數子”不分頭尾,都可用五言句,且也不限于四句為一番。可根據情節分成幾段。拉哈調則不受句、番數的束縛。在節奏方面,靠山調是慢闆,數子是快闆,拉哈調是二六闆。在演唱上,靠山調是唱,數子是說,拉哈調是半唱半說。總之,天津時調的腔調豪放,演唱時爽朗潑辣,不拘謹滞澀,很能表達天津人的性格和情感。

  傳承意義

  天津時調最初主要流行于天津底層市民聚集的南市、河東地道外、紅橋區鳥市、和平區等處的曲藝演出場所,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逐漸衰落。新中國成立後,對“靠山調”等進行成功改革,使之成為主要的演唱曲調,并創作出許多精品節目。“文革”前期天津時調又一度陷入危機,改革開放後重獲生機,日趨振興,一些傳統曲調、曲目恢複上演。但近年來天津時調發展又面臨嚴峻的考驗,出現了某種程度上的生存危機,亟待扶持和搶救。

  你可能也會喜歡:

  昆明曲劇:雲南人民的“花燈”

  福建的文化遺産,你知道多少?

  福建土樓:世界文化遺産

  風格迥異的台灣南管與北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