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
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使《史記》成為中國曆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的影響極為巨大,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早年司馬遷在故鄉過着貧苦的生活。建元六年,窦太後死後,漢武帝罷绌黃老、刑名、百家之言,重新發動尊儒,這便是有名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元朔二年,司馬遷從夏陽[念"假"] 遷居長安,後随家遷于京城,從孔安國學《尚書》,從董仲舒學《春秋》。随後他繼承父業為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司馬遷在主持曆法修改工作的同時,正式動筆寫《太史公書》。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他因為“李陵事件”,為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因此直言觸怒了漢武帝,認為他是在為李陵辯護,遂遭受宮刑。在獄中司馬遷發奮圖強,自強不息,忍受了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痛苦,繼續編寫《史記》。司馬遷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于于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