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俚曲的姓氏類似于我們今天的琴書說唱,所有用的取消是借用當時流傳于的幾十種曲牌音樂,聊齋俚曲其實也是山東地區一種飛腳有特色的群衆藝術文化。那麼,大家對于這種獨樹一幟的群衆藝術有多少了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蒲松齡——着名的小說巨匠
蒲松齡(1640~1715),清代小說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号柳泉居士,淄川人。他出身于一個逐漸敗落的地主家庭,書香世家,但功名不顯。父蒲棄學經商,然廣讀經史,學識淵博。蒲松齡19歲時,以縣、府、道三個第一考取秀才,頗有文名,但以後屢試不中。20歲時,蒲松齡與同鄉學友王鹿瞻、李希梅、張笃慶等人結“郢中詩社”。31~32歲時,他應同邑進士新任寶應知縣、好友孫蕙邀請,到江蘇揚州府寶應縣做幕賓。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離鄉南遊,對其創作具有重要意義。南方的自然山水、風俗民情、官場的腐敗、人民的痛苦,他都深有體會。
聊齋俚曲的曆史溯源
淄川是明清俗曲重要的流布地區之一。蒲松齡坐館三十餘年的西鋪畢家是豪門貴族,一直就有編寫演唱俚曲的傳統,這給蒲松齡編寫俚曲故事準備了極好的社會氛圍和條件。蒲松齡集一生之閱曆,彙明清俗曲之精華,取諸宮調、南北曲的曲牌聯套成曲,終于完成了15部俚曲的創作。無論是在文學方面,還是在音樂方面,這些聊齋俚曲均具有極高的價值。聊齋俚曲曲目有《耍孩兒》、《玉娥郎》、《粉紅蓮》、《疊斷橋》等。
聊齋俚曲的鮮明特色
從寫作形式看,聊齋俚曲經曆了一個從短篇到長篇的發展過程,更經曆了一個由簡單的琴書說唱到搬上舞台演出的地方戲演變進程,如最後完成的《禳妒咒》、《磨難曲》與《牆頭記》。作者的思想也由最初的自悲自喜,進而轉化為與大衆同悲同喜的最高境界。從藝術效果看,作品的取材與方言俗語的運用,深受當地聽衆、觀衆與讀者的喜愛和歡迎,如《牆頭記》等作為地方戲,至今盛演不衰。同時,通俗性即是俚曲最顯着的特點,也是它在總體上的特點。
聊齋俚曲生動地反映了封建時代晚期的人民生活,為群衆所喜聞樂見,長期在當代社會中傳唱流傳,成為山東文化中一種獨樹一幟的群衆性藝術形式。聊齋俚曲以獨特的魅力影響了其他姊妹藝術的發展,單以戲曲為例,俚曲故事改編劇本的就有五音戲、柳子戲、川劇、京劇、秦腔、河北梆子等。此外,為紀念我國第九個文化遺産日,2014年5月30日,淄博市聊齋俚曲藝術團正式成立。當天,在蒲家莊“俚曲茶座”,俚曲藝術團獻上一台精彩的原汁原味的聊齋俚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