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傩戲活化石—關索戲

傩戲活化石—關索戲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8 04:31:00

  雲南地處西南方,由多個民族交彙,整個城市文化呈現多元化的态勢,其中有這麼一門特殊的劇種是隻存在于雲南的,它被稱為古老傩戲的活化石,那就是關索戲這一種帶有祭祀色彩的戲劇,下面就一起看看關索戲都是怎麼樣的。

  流傳在澄江縣陽宗小屯村的關索劇屬于傩戲範疇,以傳說中的蜀漢大将關索的名字命名,何時形成無确切資料。關索劇的演出以鎮災祈禱人畜平安為主要目的。迄今為止,關索劇的領牲詞還有“十八大将封成神,保護人民得安甯”的詞句。

  關索劇僅在每年祈神時演出(正月初二開始,十五日結束),有嚴格的季節性。建國前,面具、服裝損失,演出時斷時續。建國後,改革了隻有祈神驅鬼逐疫才能演出的習俗,較多地向自娛性戲劇活動轉變,并參與社會活動及藝術交流。

  關索劇所演的劇目,均以蜀漢一方為主要内容,早期有20多個劇本,70多出戲,因年久失傳,現在演出的僅有24個。常演的有12個。關索劇的劇目都是藝人們父子相傳,雖有文字記錄本,也比較粗糙。每個劇目唱多白少,唱詞為五、七、十字句格式。

  關索劇不設舞台,大都在廣場上表演,演員戴上面具,穿上服裝,帶上刀槍把子等道具即可出場表演。行當有生、旦、淨三行,多以淨為主,角色以面具和服飾區分。演出時全以打擊樂的鼓點配合表演指揮唱腔起落。表演由小軍或馬童先登場,用道白簡要說明情景,随即開始各種各樣的翻滾表演動作,以吸引觀衆,繼而劇中主要角色依次上場。

  通過說、唱、打來表現戲劇情節,沒有嚴格的固定程式。其武打表演部分,近似武術性動作,有一定的套路。演員表演時,除随手的刀、槍、劍、鞭等道具作表演外,一般不用舞台陳設及裝置。演員在表演中還可以即興自由發揮。

  關索劇音樂無管弦伴奏,旋律質樸,音樂風格基本未受當地和其它外來藝術的影響。滇劇在雲南興起後,由藝人将部分唱腔曲調用于關索劇,使兩種不同聲腔共居一體,但又保持着各自的個性特色。

  唱腔有兩支基本曲調,其一因系《戰長沙》一劇中關羽同黃忠手持大刀交戰時的唱腔,藝人稱為“大刀腔”。“大刀腔”節奏較自由,無明顯節拍規律,上下句結構,上句落商下句落徵。上句起腔節奏字位較寬,下句起腔節奏字位較緊。音域為六度,曲調較為固定,不同唱詞的樂段,旋律小有差異,藝人有時也根據情況作行腔上的潤飾。

  另一支曲調因經常演唱十字句唱詞,故有“十字闆”之稱,節奏較規整,上下句結構,上句落宮下句落徵,音域為八度。下句前半部分經過變化,即形在“十字闆”的變體。關索劇唱腔為單曲體結構形式,大部分劇目中的不同角色隻用一個曲調演唱,劇中說白較少。

  少數劇目由于唱詞有十字句和七字句之分,也将“大刀腔”和“十字闆”用于同一劇目中不同角色或同一角色的不同唱段。使用樂器主要有大钹、大鑼、大鼓、和小钹,大钹為領奏樂器。

  西南彜族中,特别是澄江一帶,早有關索英勇事迹在流傳,而且造為遺迹,立廟祭祀。完全和諸葛亮在這些地區受到的崇拜一模一樣。這些地方為了祭祀他們崇拜的關索,把他的故事演為戲劇以娛神,這是很合理的論斷。“關索戲”這個特殊的劇種的起源,就是如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