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從小學就開始接收陸遊的詩歌,哪一首詩不是脍炙人口,哪一首不是滿腹陸遊内心的情感。本期漢中文化就為你介紹陸遊。
陸遊(1125年—1210年),字務觀,号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遊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後,賜進士出身,曆任福州甯德縣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于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遊奉诏入蜀,與範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後,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讨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裡。嘉泰二年(1202年),宋甯宗诏陸遊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後,陸遊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
陸遊一生筆耕不辍,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饬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陸遊亦有史才,他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陸遊出生于名門望族、江南藏書世家。陸遊的高祖陸轸是大中祥符年間進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陸佃,師從王安石,精通經學,官至尚書右丞,所着《春秋後傳》、《爾雅新義》等是陸氏家學的重要要典籍。
陸遊的父親陸宰,通詩文、有節操,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後,因主張抗金受主和派排擠,遂居家不仕;陸遊的母親唐氏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孫女,亦出身名門。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陸宰奉诏入朝,由水路進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陸遊。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汴京(今開封),北宋滅亡(靖康之恥),陸宰攜家眷逃回老家山陰。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率臣僚南逃,陸宰改奔東陽,家境才開始逐步安定下來,時陸遊年僅四歲。
陸遊出生于兩宋之交,成長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國家的不幸、家庭的流離,給他幼小的心靈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